钟国清:竹管垅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消费日报网讯(蒋灿禄、叶华金)走进竹管垅村,街道整洁有序,百姓安居乐业,街上行人一动一静,形成了一副别样的美丽乡村景致。
竹管垅村部分村容
近两年来,竹管垅村的村民们干劲越来越足了。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9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2650元,村财收入从零到现在已突破10万元。2018年,竹管垅村摘掉了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的穷帽子,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市级党建示范重点村;2019年被列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钟国清(左1)走村入户拜访留守老年
两年前的竹管垅村还是一个省级扶贫开发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距寿宁县城22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共有623户1813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38人。由于竹管垅村辖区多高山丘陵,立地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贫困程度深,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十分不足。村民收入低,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9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同时村财收入支撑缺乏,收入甚微。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选择了外出务工,村庄耕地近一半的面临抛荒。
然而,这一切随着钟国清的来到而渐渐改变。
钟国清,中共宁德市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2017年受组织委派成为福建省寿宁县竹管垅乡竹管垅村第一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眼看着日益萧条的村庄,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围绕在钟国清心头的是如何把村里的经济抓好?
竹管垅村两委会议
优化村“两委”班子增强带富能力
到了竹管垅村,钟国清从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问题入手,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各自然村实地考察和入户调研,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做思想动员,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对村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钟国清还多次邀请市建筑设计院到村调研、实地勘察,制定了《竹管垅村庄整治与建设规划(2017-2030年)》;在前期调研论证基础上,立足村情,制定了《竹管垅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三年规划(2018-2020年)》,提出了“党建领村、生态立村、茶业兴村、旅游旺村、民主治村、和谐美村”的总体思路,为竹管垅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惠民生、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也为竹管垅村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钟国清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这个有利契机,及时优化调整村“两委”班子结构,特别重视从茶叶种植能手、茶产业大户能人和返乡创业大学生中吸收新鲜血液。通过努力,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回引县农村茶叶种植能人2人,返乡创业大学生1人,整体平均年龄比上届降低了10岁。同时创新开展“六大员”竞聘工作,解决优亲厚友现象,择优录取10人,全部都是经济能人,战斗力和带富能力进一步增强。还投入了9万元免费为全体党员安装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建设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加强党员教育培育,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通过“乡村课堂”的方式,把党员教育管理与扶贫扶智结合起来,近两年来先后5次组织党员、村民到先进村参观学习,邀请8位农技专家到村授课,吸纳300人次参加培训。党支部与宁德市委组织部机关、市老干局等单位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宁德市委组织部郭学斌部长还多次到村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上党课、一起过组织生活,引导党员群众开阔眼界,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提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还投入20万元在村中适当位置制作党建、扶贫等专题宣传栏和文化墙,加强党建宣传。
钟国清(右1)与村支书交流
开展“垅上夜话”了解民情
钟国清还牵头建立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制,着力提升党组织服务本领。实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和代办服务制度,激励村干部、党员先行实施,让村干部在村在岗成为常态,确保群众随时“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创新管理服务机制,研究制定了民主治理“四日制”,将每周第一天定为民主议事日,每旬第一天定为书记接待日,每月第一天定为党员活动日,每月最后一天定为村务公开日。近两年来共议定30多个项目,接待群众1500人次,汇总梳理民生领域问题4大类30项,开展党日活动20次,定期公开8期党务村务。推行“垅上夜话” 听民情制度。坚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垅上夜话”,听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了解和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领域重点难点问题。近两年来共召开协调会130 多场次,解决320多个难点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围绕规划,梳理出了村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30余个项目,形成了竹管垅村扶贫项目一览表。发挥选派单位的优势,争取了商贸休闲文化活动中心、“四好”农村路和标准化茶厂建设等20个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有效补齐了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实施了自来水改造工程、机耕路硬化、农村幸福院和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等一批惠民工程。完成了9户贫困户清新厨房改造,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存在“脏乱差”或未装修厨房进行改造提升,并添置部分厨用设备;修建花眉垱自然村停车坪;对2公里的村主干道路灯重新安装;对竹管垅主村、花眉垱自然村和山枣坑自然村自来水进行改造提升;把二级路连线至竹管垅村5公里道路建设成“四好农村路”;整治二级路口隐患点;利用旧卫生院富余场所,修建幸福院和民宿,添置部分老年人活动设备,给老人们营造一个祥和温馨的生活环境。
发展茶叶电商产业 建设宜居家园
面对产业基础薄弱、经济收入低的困境,钟国清大胆优化产业结构,依托当地茶叶资源,大力发展茶产业经济。
在竹管垅村,钟国清带领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思想内涵,邀请茶叶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言传身教为贫困户传授茶叶经,引导农民规范化种植和现代化管理,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和致富本领。党支部带头引领茶农改植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牵头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并免费给村民发放福鼎大白茶苗28多万株改造面积达150多亩,建立了党员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发展。
为了解决群众反映茶青交易、销售难问题,竹管垅村建设了集茶青交易市场、电商服务中心、综合客运站等为一体的茶产业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茶厂,提高茶叶加工水平,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购买茶叶加工厂对外出租,增加村财收入8万元。利用闲置多年的废旧茶厂新建白茶银仓便民电商服务中心,促进群众增收。为群众提供农产品代买代卖、产品展销、电商服务和培训等业务,解决“小茶农如何对接大市场”问题 。
近两年来,竹管垅村茶叶累计销售额达30余万元,实现贫困户均增收3000元,针对村财增收难,在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听取意见后,在支部带领下,在村委楼楼顶建设面积约130平方米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达1万元;在山枣坑自然村河道养殖淡水鱼,改善水质和水域的生态环境,同时鱼苗养殖成型后商家收购,可增加村财。截至2018年,竹管垅村村财政收入已突破10万元。
除了发展茶叶电商经济,钟国清还大力美化村庄环境,建设宜居家园。两年来,该村共拆除违章搭建建筑5座、雨棚36个、鸡舍52个,完成主村旧村污水管道建设,对三处村口进行整治绿化,建设景墙和小公园,并在路口两旁修砌花池进行绿化种植。增强文化气息,在各个节点都融入茶元素,彰显茶乡特色。还成立四只队伍,包括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协调;监督小组,进行监督提醒;巡逻小组,进行巡逻执行;保洁小组,进行常态保洁;坚持发动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实施门前三包制度,开展最美庭院评选,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美化家园建设,既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又美化了庭院,引导群众改掉陋习,养成良好习惯。
此外,钟国清协商移动、电信、联通和广电等公司,将弱电下地;分期分批对主街道房子进行立面改造,拆除乱搭乱建遮雨棚,对立面进行统一粉刷,制作统一风格店招;在街道两旁科学设置花箱和垃圾桶,并通过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全面提升农村环境的整洁度和舒适度,逐步实现竹管垅村绿化、美化、亮化。
在改变之前,钟国清的这些举动,村民们连想到不敢想。“以前我们就种几丘田,种点水稻,现在我们种植的茶叶通过互联网卖出去,让我们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产业发展,产业兴旺,真正提高了经济收入”。村民们都表示,钟国清是一位真正带领竹管垅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好书记。
比起现在焕然一新的竹管垅村,当时的村子里经济落后,发展困难重重,而钟国清对于眼前的困难并没有急于求成也没有轻易退缩,而是踏踏实实的“俯下身子”,一步一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党员的职责,成了这座沉寂山村的脱贫致富引路人。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