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热点聚焦

超6成消费者会选择高端品牌水果,京东生鲜携手佳沃实现“莓好生活”新主张

时间:2022-04-08 17:08:05 来源:消费日报网

  4月7日,佳沃集团举办了以“美好生活 水果新食尚——解读新食代水果消费趋势”为主题的线上发布会,佳沃集团水果事业群总裁王海伟、京东生鲜果蔬蛋采销部总经理王生成等行业嘉宾出席发布会,并从行业发展、电商销售等角度,共话水果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16微信截图_20220407094642.jpg

  会上,佳沃集团还携手艾瑞咨询共同发布了业内首份《美好生活 水果新食尚 消费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水果消费呈现日常化、国潮化、品牌化趋势,其中,集颜值、营养、功效于一身的蓝莓成为超级水果新晋冠军,而且国产蓝莓畅销,购买比例高达81.6%。

  水果消费日常化、国潮化、品牌化,超6成消费者选择高端品牌水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注重蔬果等营养物质的补充,尤其水果的摄入量更是逐年提升,甚至成为大众的日常饮食。关于这一点,《报告》也有体现,水果已经成为大家日常必不可少的美食,超半数消费者每天食用水果。

  而且受国潮影响,国产品牌水果受到青睐,特别是我国在引入地理标志产品的原产地标记制度后,国内优质产区逐渐崛起,像云南蓝莓、赣南脐橙、库尔勒香梨、烟台苹果、阳山水蜜桃等带有地理产区优势的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认可。《报告》也显示,65.6%的消费者会选择高端可信的水果品牌,另外,七成多的消费者认为水果的优质产区已经接近于品牌,也能够成为品质水果的新保障。

  水果消费关注因素更全面 蓝莓成超级水果

  在新一代消费群体崛起后,他们对养生、品质的追求,使其在购买水果时,关注的因素更加全面,从以往对品质、口感、营养价值的重视,逐渐拓展到对水果的营养成分、功效、种植环境等多元因素的全方位关注。这也使得兼具高颜值、丰富营养和多元功效等特点的蓝莓成为超级水果新晋冠军。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蓝莓国产产地的认知要远高于进口产地,其中,对云南蓝莓的知晓率最高,可达47.6%!

17微信截图_20220407094722.jpg 

  深化供给侧改革 佳沃蓝莓成行业发展引领者

  在蓝莓品牌方面,国产产区相比进口更受欢迎。这得益于其在生产端的变革。作为中国最大的水果全产业链企业,佳沃集团早早就选择在云南布局蓝莓种植业,当地具备了蓝莓生长所需的天然地理优势,特别是强紫外线,使得蓝莓中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含量比国内其他地区蓝莓高出3-5倍。

  而佳沃通过引入智利知名浆果公司独家品种,并不断进行品种与技术创新,使得蓝莓果实个大饱满、口感清香脆甜、风味十足,还将蓝莓的产季实现从当年10月直到次年7月的覆盖,一年四季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好口感的国产优质蓝莓。

 18微信截图_20220407094802.jpg

  发挥产供销配全链路优势 助力更多国产品牌水果高质量发展

  不仅是生产端,在互联网时代下,水果销售更需要线上线下并行。《报告》显示,近6成消费者每周购买蓝莓,消费要求更加便捷、即时。为此,佳沃集团与京东生鲜达成深度合作,完善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布局。同时,还依托京东生鲜严苛的品控溯源体系、强大的物流供应链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从产地直达餐桌的新鲜体验。

19微信截图_20220407094830.jpg 

  其实,京东生鲜作为国内领先的美食生鲜品牌,一直依托其产供销配全链路能力,持续积极把握水果消费新趋势,以前瞻的视角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水果选择。目前,京东生鲜在售的新鲜水果已覆盖30多个品类,其中,京东生鲜更是帮助打造并带动库尔勒香梨、新疆伽师新梅等30个产业带水果实现声量和销量的双赢。

  未来,京东生鲜将继续秉持让消费者吃出美好生活的理念,依托京东社会化数字供应链能力,不断与更多品质鲜果企业、产业带达成合作,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同时切实帮助更多品牌及地方农户增收,并推动中国水果产业不断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王铁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