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5月21日电 中山大学校长、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披露,经过多方评估,去年年底发射升空的技术试验卫星“天琴一号”六大技术在轨验证全部通过,每项技术指标均优于任务目标。
“天琴一号”是由国家航天局正式立项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试验卫星,于去年12月20日在山西太原发射成功,承担着“天琴计划”六大技术的在轨验证任务,任务为期6个月。
罗俊说,“天琴一号”的核心任务是验证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这是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体系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包括高精度惯性传感、微牛级连续可调微推进和无拖曳控制三大关键技术,以及高精度激光干涉测量技术、高稳定度温度控制技术和高精度质心控制技术。
其中,高精度惯性传感技术在轨测试结果,比国内现有水平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以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高精度惯性基准技术的国家。微牛级可变推力冷气推进系统在轨试验结果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验证结果超乎预期,除了所验证技术本身的成熟之外,离不开卫星平台的优良表现,这是科研机构与工业部门的一次漂亮协作。”罗俊表示。
“天琴计划”是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到2035年前后,在距离地球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部署三颗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在太空中建成一个探测引力波的天文台。因为三颗卫星组成的编队在天空中形似竖琴,故名“天琴”。
根据“天琴计划”的技术路线图,该计划将分阶段实施,分别通过搭载发射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试验卫星(单星)、发射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试验卫星(双轨四星)使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走向成熟,并最终发射三颗天琴卫星组成编队进行空间引力波探测。(记者郑天虹、马晓澄、周颖)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