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 黄余 郑啟保)9月21日,回顾与展望:疍民历史与文化研究学术论坛在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海南疍家博物馆举办,论坛汇聚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领域专家学者与文艺工作者,共同探讨疍家文化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论坛上,来自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厦门大学、澳门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疍民研究学者围绕疍民历史、文化传承、社会变迁等议题,从各自的研究方法论与专业领域出发,分享学术界近年来的优秀研究成果与学术见解。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教授陈光良说:“以疍家博物馆作为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博物馆跟疍家的老人、小孩进行文化交流,游客也可以参与进来体验疍家文化的精彩,知名度扩大后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把这个地方打造成一个名片。”
陵水黎族自治县博物馆馆长陈奋飞告诉记者:“在海洋生产方面,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渔民发展海洋渔业。同时,有很多的渔民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产业转型,转变成有规划的养殖,甚至还有渔民办起了海上民宿。”
本次论坛设置“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变迁·展望”2个议题,不仅聚焦于疍家历史、文化传承、疍民生活习性、风俗礼仪、历史贡献等发展,还研究保护疍家文化传承以及创新性发展疍家文化的重要性,有效促进疍家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
“疍家人从水上到岸上,生活的地方在空间上有了一个转变,陵水新村也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疍家人已经开始参与到其他的工作,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趋势。”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刘莉说。
海南疍家博物馆自2023年9月开馆运行以来,累计共接待观众约13万人次,其中累计接待研学团队50场次,约为1.5万人次;共举办展览6场,展览类型包含当代艺术展、国外艺术家回顾展、海洋主题摄影展、古生物化石科普展等;在公共教育层面,已举办讲座沙龙、专题导览、手工坊等各种形式的公共教育活动31场。
海南疍家博物馆馆长林桐哲表示:“海南疍家博物馆不仅是展示疍家相关的文物场所,还是创造新的疍家文化价值与构建新时代下疍家人的文化身份的场域,通过策展研学、公教活动、社区美育等活动与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以及社会各行业人士进行合作,共同促进疍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天下午,海南疍家博物馆还举行了“杨威胜:耕海人|海南疍家人纪实摄影展”,共展出60件由杨威胜拍摄创作的海南疍家人纪实摄影作品,让参会嘉宾近距离感受疍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