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 罗朴华 申军)12月18日上午,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通车仪式在海口举行。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宣布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全线通车,省长刘小明致辞,省政协主席李荣灿出席。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宣布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全线通车(据海南日报客户端)
建设环岛旅游公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建设,要求高标准定位、高水平谋划,把旅游公路打造成旅游增量吸引物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展示窗口。2019年,海南省政府成立环岛旅游公路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开始推动项目前期工作;2020年12月31日,项目举行开工仪式;今年6月30日,项目主线路基段建成;12月5日,项目通过交工验收;就在刚才,环岛旅游公路已全线通车。
通车仪式现场(据海南日报客户端)
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谋划、高质量建设 主线全长988公里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创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先导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建设近三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坚持“生态路、风景路、文化路、智慧路”的目标定位,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谋划、高质量建设,体现生态优先、构筑路旅模式、传承历史文化、实践智慧出行、促进全域旅游,将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作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标志性工程来打造,跑出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加速度”,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最终建成的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主线全长988公里,其中新建改建段453公里、利用段535公里,连接线、支线、鱼骨线等新建改建90公里,贯穿海口、文昌、琼海等沿海12个市县,通过连接线与高铁、高速、国道有机衔接,构建起“快进慢游”的交通体系;沿途经过约9类84段景观区域,初步形成一条串联全岛众多美景的“珍珠项链”。公路还配套建设观景台45处、停车区25处、路侧停车带66处、新能源补给站14处、养护工区8处,以及“莺歌踏浪”“儋耳追光”“火山海岸”等公路驿站,为广大群众、游客出行提供服务和便利。
海南省省长刘小明在致辞中代表海南省委、省政府向参与、支持公路建设的中央有关部门、参建企业和一线员工、沿线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建设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其全线通车对优化海南交通运输体系和旅游布局,促进交通、旅游和经济融合发展,展示海南自贸港新形象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海南省旅游公路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出台,系统指导和规范了旅游公路的发展,下一步将推动沿线市县与省直部门通力协作,深度投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精装修”,不断完善旅游、商业、服务、安全等配套设施,持续加强安全管控、市场监管和生态保护,统筹谋划推进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建设,通过优化投融资和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经营。诚挚希望各界积极建言献策、多提意见建议,共同建设、维护、运用好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经过若干年的持续努力,最终将这条公路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传世之作”,打造成海南人民的民生路、致富路、幸福路,八方游客的平安之路、欢乐之路。
当天上午,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全线通车新闻发布会在海口国际免税城举行,海南省商务厅、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省交通运输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共建海南省“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
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全线通车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澎介绍,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将通过连接线将环岛高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与环岛旅游公路有机衔接,共同构建海南省“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体系。目前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还是环岛旅游公路比较初级的1.0版本,海南将持续将环岛旅游公路提升更新到2.0甚至更高的版本,以满足人民群众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出行需求。
从2024年开始,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环岛旅游公路与周边路网和景观的协调性,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完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维护良好的运营秩序。远期与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形成“两环”联动,推动公路智慧化与周边资源开发相结合,拓展路衍经济。我们的目标是将环岛旅游公路及沿海景点、驿站“品牌化”,将海南三分之一的游客吸引到环岛旅游公路这条“珍珠项链”上,努力打造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金字招牌”。为此,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将从五方面着手更新、提升旅游公布路版本。
在优化路网协调方面,建设更亲海的旅游公路支线,突出环岛、近海特色,不断提升见海见景率,充分展示海南地理人文特色和自然景观。2025年,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计划建成通车,届时“两环”旅游公路将和环岛高速、高铁、国道组成全岛“五环”路网格局。“两环”间互联互通的主要干线公路有15条,呈“两环六纵九横”的快进慢游路网结构,我们将根据旅游业态的开发情况,继续完善全省旅游路网布局,进一步补强公路联通体系。
在加强养护管理方面,将制订科学完善的管养体系,不断提升公路服务水平。同时,协调和指导有关地方政府,进一步强化公路沿线景观风貌管控和整治,持续提升环岛旅游公路路域环境。
在完善安全应急保障方面,将强化公路安全设施的建设管理,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和当地政府,加强安全出行教育,推动落实综合执法保障,提高车辆行人通行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将共同建立路警联动机制,规范突发事件和涉路涉旅事件处置流程,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处置效率,维护良好的运营秩序。
在信息智慧联动方面,环岛旅游公路已启动云控中心建设,将整合公路、驿站、景点、服务设施等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的公共服务平台,并纳入“一部手机游海南”系统,全景化展示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服务环境,实现一个APP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在资源开发联动方面,将优化投资和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和其他组织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旅游公路或者其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鼓励和支持各市县充分依托旅游公路,积极谋划公路旅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培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态,吸引沿线群众参与路衍经济的就业和经营,逐步实现依路而兴、依路而富。
海南省旅文厅:加快构建“处处有旅游、行行加旅游”的旅游发展格局
在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忠云介绍,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将有力推动海南旅游业在资源整合、产品业态创新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海南加快构建“处处有旅游、行行加旅游”的旅游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环岛旅游公路途经12个沿海市县,以景选线,以线串景,串连起全省31家A级景区,其中包括南山文化旅游区、大小洞天旅游区、蜈支洲岛旅游区、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区等4家5A级景区,天涯海角游览区、三亚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假日海滩旅游区、南湾猴岛生态旅游区、鹿回头风景区、海南海洋欢乐世界、海南铜鼓岭景区等11家4A级景区;串联起21个滨海旅游度假区,7个海上运动基地,206家椰级乡村旅游点,25个灯塔,61座中国传统村落、27处史前文化遗址、3个历史文化名镇、10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9个非遗乡镇以及海口云洞图书馆、文昌海文大桥等40个网红打卡点。
游客在游览环岛旅游公路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规划公路周边出游路线和旅游景点,感受海南山海和人文之美。如在海口,漫步骑楼老街,在一砖一瓦中找寻散落在岁月中的南洋记忆;沿着环岛旅游公路从东线一路往南,在文昌铜鼓岭迎接海岛的第一缕阳光;在琼海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聆听“更路薄”的航海故事;在万宁石梅湾、日月湾踏海逐浪;在陵水疍家渔排感受“海上村庄”的独特风情,走进世界上唯一的热带海岛型猕猴自然保护区南湾猴岛,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在三亚蜈支洲岛体验玩海乐趣,感受热带滨海城市生活;在乐东穿梭于莺歌海万亩盐田中;在东方鱼鳞洲灯塔傍海聆听海浪;在昌江棋子湾欣赏西部海岸最美落日;在儋州的千年古盐田,在苏东坡走过的地方,感受另一种时光浪漫;在临高海南解放公园,立于热血丰碑之前追忆革命往昔;在澄迈,走在福山街头,品福丰咖啡。
后续,海南省旅文厅还将按照“将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转变”“把环岛旅游公路打造成致富路”的思路,找准环岛旅游公路景观提升“小切口”,打造沿线特色景点,持续优化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一是积极谋划以环岛旅游公路引流,做好公路沿线现有旅游产品和资源的串联,依托公路沿线灯塔、特色渔村、海滩等,重点打造公路出彩路段。二是注重发掘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推动沿线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完善公路旅游产品体系。三是以乡村旅游点拓展游客接待和消费空间,优化沿线田园景观,探索公路旅游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重点打造“环岛公路文昌示范段旅游功能提升”“海口,儋州、临高、澄迈,文昌、琼海、万宁等市县环岛旅游公路和美乡村旅游点建设”两个示范项目。
旅游活动具有聚集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如何让游客在海南安全地旅游,打卡环岛旅游公路,享受休闲度假生活?海南省旅文厅提醒即将来环岛旅游公路打卡的朋友们,行前要做好出行攻略,密切关注旅游、公安、交通、气象部门发布的环岛旅游公路交通提醒,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避开出游高峰引发的交通拥挤,避开网红路段交通拥挤的时段。如遇交通拥堵,可及时变更出游路线,游览周边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体验海南特色文化。同时,广大游客要绷紧安全这根弦,谨防溺水,切勿私自到环岛旅游公路周边无人管理的海岸、礁石处游玩,时刻注意潮汐变化,避免受伤和走失意外发生。
此外,文明是最美的风景,真诚希望广大游客时刻把文明记在心里,遵守文明旅游公约,遵守秩序,到了网红路段切勿扎堆拍照,堵塞交通,影响他人行车。不乱扔废弃物,爱惜公共设施,共同维护好环岛旅游公路最美风景。
海南省商务厅:把驿站打造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重要组成内容
在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枝平介绍,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规划配置了若干个驿站,将为海南自贸港戴上镶有璀璨“珍珠”的华丽“项链”。
驿站定位为集“旅游服务基地、特色旅游产品、区域整合平台”功能三位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设施,将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助力沿海市县全域旅游发展,让海南三分之一的游客留下,在大海、蓝天、沙滩环抱的驿站中“吃、住、行、游、购、娱”, 观赏奇石海岸、湿地鸟群、盐田落日,体验骑行、赶海、潜水、冲浪,探索周边的历史村庄、少数民族村落,360度全方位感受海南,爱上海南。
驿站项目采取“高标准规划+市场化运作+一体化运营”模式。
规划设计层面,由政府部门以国际竞赛等方式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形成一流设计方案;投资建设层面,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吸引央企、国企、民企共同参与驿站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层面,建立公路和驿站一体化管理机制,统一项目标识和服务标准。
驿站招商工作采取省市两级联动方式。海南省商务厅为招商牵头单位,负责开展多样化的总体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对接意向企业,并为市县输送优质企业、全程提供招商指导与协调;沿线12个市县人民政府为招商主体单位,负责属地驿站招商工作,并在确定投资企业后完成签约、出让土地、项目审批等环节,保障项目顺利开工投产。
近年来,海南省商务厅在海南省内和北京、上海、重庆等地举办了多场驿站专场招商推介活动,邀请百余家国内外企业到场深入交流;与此同时,海南省商务厅和市县的商务招商部门也十分注重与企业的一对一深入接洽,进一步了解企业诉求、突破项目难点,双方共同把项目推向更高水准。截至目前,全线已有近10个驿站成功签约落地。
一期开放的3个驿站可以说是各具特色:乐东县莺歌海镇拥有我国南方最大海盐场——莺歌海盐场,“莺歌踏浪”驿站将打造盐文化体验地。儋州市峨蔓镇拥有我国唯一的海边火山,“火山海岸”驿站将在布满黑色火山石的白色沙滩边,打造火山地质探险研学胜地。儋州市光村镇的神冲港畔,“儋耳追光”驿站将摩旅文化融入渔村民俗、海上观光、海滨运动等海洋文化体验。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北纬18度的地理区位,形成了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旅游度假胜地,热带海岸和公路的叠加,更催生了不可复制的滨海旅游资源体系,其中的驿站项目,仿佛镶嵌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上的“珍珠”。欢迎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悉心考量每个驿站的资源特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巧妙塑造个性特色,打造出满足新世代消费者情感化、精神化和社交化新需求的消费新场景。“旅游”作为一条重要纽带,串联激活起各领域消费需求,海南省商务厅将把驿站这种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打造成为促进全省消费复苏和扩大的重要支撑,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组成内容。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