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2025年8月中旬,一封字迹略显颤抖却笔笔认真的感谢信,被一位拄着拐杖的八旬老人郑重地送到了海南农商银行海口人民路支行大堂经理手中。这封感谢信的背后,是一段温暖的服务故事,也映照出该支行金融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据老人回忆,近日他到支行办理业务时,因行动不便且对金融术语不甚了解,全程带着顾虑。但接待他的柜员始终保持温和语调,面对他反复提出的疑问不仅毫无不耐烦,反而主动放慢语速,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拆解专业流程;一旁的安保人员则敏锐注意到他的不便,主动搬来座椅,细心整理好凌乱的单据,还全程默默维护秩序,让整个办理过程既高效又安心。
“我们都是80多岁的老人,行动不便,好几个月才存取一次钱,给你们带来不少麻烦。但工作人员从不嫌烦,今天遇到的这位女同志,特别细致耐心、负责任。”老人在信中如是写道,字里行间满是对工作人员的感激,也让他对金融服务有了全新认知:“这里不仅有严谨的流程,更有滚烫的人心。”
这份温暖并非偶然。据了解,过去一年,海口人民路支行以总行“优化服务年”部署为契机,将“客户至上”理念深植于每一个服务环节。通过常态化服务礼仪培训、业务流程优化研讨会,员工既练就了扎实专业技能,更培养出“想客户之所想”的服务自觉。针对老年群体的“绿色通道”减少排队时间,针对特殊群体的上门服务解决行动难题,业务办理后的电话回访及时回应需求……一系列精细化举措让服务质效显著提升,客户投诉量同比大幅下降,越来越多客户通过感谢信、口头表扬等方式表达认可。
“这封感谢信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海口人民路支行负责人表示,金融服务从来不止是资金的流转,更是情感的连接。下一步,支行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精细化管理上做“加法”、在服务流程上做“减法”、在数字化赋能上做“乘法”,让科技与人文在服务中相得益彰。
未来,海南农商银行海口人民路支行不仅将持续做好高效办理业务的金融窗口,更将努力成为传递温暖、彰显担当的民生驿站,用专业与真诚书写新时代金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