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切勿大意 专家解读老年人疫苗接种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 申军)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推进健康老龄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任务,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指出,我国预计于2035年左右进入到重度老龄化的社会阶段,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老年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受到各方的关注。近日,以“提高预防意识 共促老年健康” 为主题的系列媒体沙龙在海口举行,海南省疾病控制中心卫生应急首席专家金玉明围绕老年人常见感染性疾病及预防、老年人可接种哪些疫苗、老年人在接种疫苗前需了解哪些信息等话题进行了权威科普。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容易受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患感染性疾病后症状往往更严重。我国目前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以带状疱疹为例,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若患上带状疱疹,其疼痛强度相较于未患有慢性病的人群而言要高得多。”金玉明介绍,“疫苗因其能特异性、针对性预防如流感、肺炎、带状疱疹这些常见的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因此,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外,老年人应该主动接种疫苗,抵御病原体对身体的侵害。目前建议我国老年人接种的疫苗包括:新冠病毒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而针对老年人如何选择疫苗,金玉明指出,由于老年人获取疫苗针对疾病危害和疫苗接种知识途径有限,大多数老年人对疫苗的相关知识掌握是欠缺的。因此,预防接种医生应加强疫苗接种知识的宣传和接种前的知情告知,并充分了解老年受种者的身体基本状况,让老年人知晓可选择的疫苗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保护效力、禁忌证。比如常见的疫苗种类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对于有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必须禁用减毒活疫苗,对于患有糖尿病、慢阻肺等慢病的老年人,只要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也是可以接种疫苗的。
对于老年人在接种疫苗时应当关心哪些因素,金玉明强调,首先,关注年龄,预防同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类型的疫苗可供选择,但选择时首先要看年龄;其次,同种疫苗针对不同年龄保护效力不一致,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保护效力存在差别,在接种时可向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最后是禁忌证,也就是“谁不能打”, 老年人在接种疫苗前要主动向医生诉说个人的健康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疫苗,并非所有的疫苗都能接种,具体需要根据身体状况来决定。对于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对于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受损不是接种禁忌。
疫苗接种对于老年人健康管理十分重要,然而目前我国老年人接种疫苗的意识和接种率仍很低,金玉明认为可从加大科普宣传,提升老年人疫苗针对疾病及疫苗本身的认知,进而不断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种率。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