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 海南播报 罗朴华)9月14日,一位爱心捐献者不幸离世,遵照他生前遗愿,他的6个器官将捐给需要救治的患者。这意味着,几位面临不同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有幸等到了与自己已病变脏器相匹配的健康器官。
当天,位于海口市的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组织各科室200名技术骨干医护人员严阵以待,通力配合,投入到这场联合移植大器官手术“大会战”中。
这个已经经成功实施过多次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团队,三台ECMO同时运转,肝移植科、肾移植科、肺移植科、心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超声医学科、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药学部、护理等多学科默契配合,协同作战,在18小时内顺利完成一台心脏移植、两台肺移植、一台肝移植、一台肾移植和一台胰肾联合移植共6台大器官移植手术。
海医二院器官移植学科带头人王毅教授表示,为了尽可能保障手术的安全,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在手术前经过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检查临床症状、胸部CT检查及入院后24小时一次的核酸检等多道筛查。从患者到家属,再到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都通过了一道又一道筛查,确保万无一失。
王毅说,医院构建了严密的防控体系,一边严防死守,一边力求精准治疗,“只要病人有需求,任何情况下都要履行医疗救治的使命。”
“作为医者,我们感念捐赠者和家属无私和不言放弃的爱。”肝移植科主任李威教授表示,“儿童肝移植手术远比成人器官移植更复杂,技术要求更高,围术期处理更为重要。”
器官移植,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重生。在我国,由于患者数量大,器官短缺依旧是制约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生命仍在苦苦等待。有部分患者在等待中离开了这个世界。”王毅教授表示,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器官捐献对于捐献者来说,是生命的延续,对于受捐者来说,绽放的是新的生命光彩。
器官移植手术被称为“外科手术王国皇冠上的明珠”,不仅需要移植技术过硬,还需要多个团队的密切配合,考验的是一家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学科底蕴。王毅教授表示,器官移植作为海医二院的重点学科,在医院长期发展历程中,凝结成百折不挠,团结协作,7X24小时随叫随到,不计个人得失。据悉,像这样一天多台器官移植手术在海医二院已不是一次两次了。2022年至今,有154名器官衰竭者在这里重生。
“当然,再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都离不开这些心怀大爱的器官捐赠者,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感恩他们,用我们的医德和不断精益求精的医术延续好他们的爱心。”
未来,海医二院移植医学团队也将赓续务实开拓的血脉,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谱写生命赞歌。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