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郑红梅 □申军)奋进当下,不负韶华。6月8日,记者从海南省“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专题新闻发布会获悉,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聚焦三大产业发展,按照“双城驱动、三业支撑、五带协同”的发展思路,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快建设“一县三城五地”,为打造海南自贸港“绿色高地”夯实基础保障。今年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4%,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成形成势
据琼中县委书记徐斌出席新闻发布会时介绍,过去五年,琼中依托海南岛中部核心交通枢纽、琼中女足体教融合示范样板、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以百花岭热带雨林为代表的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等优势,主动融入“三极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格局,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成形成势。2020、2021年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都在第二平台中排名第二,2021年市县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在五个脱贫县名列第一。
园区建设持续升温,2021年新增入园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4%,税收同比增长179.77%,正在申报中国海南自贸港(湾岭)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擦亮“琼中女足”品牌,随着“中国足协青少年女足训练中心”在琼中挂牌,琼中女足俱乐部创造“当年成立当年冲甲成功”的历史。推动琼中女足示范基地纳入国家南方训练基地,成立体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将“学游泳、防溺水、懂自救”系统教育工程纳入“体教融合”规划,深入推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创建工作,打造具有自贸港特色的教育体系。目前,琼中女足正在奋战2022年全国女甲联赛。
据了解,琼中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稳步推进,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等编制进入评审阶段,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药康养战略合作,百花岭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项目有序推进。此外,落实“沉香、油茶、琼中绿橙产业共同富裕工程”,引导农户扩大种植面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六棵树”变成“摇钱树”。
生态、营商环境保持最优最好
琼中心怀“国之大者”,守护全省人民的绿水青山,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始终排名全省前列。国家森林城市在全省首个获得国家备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十三五”以来,琼中在生态建设方面投入资金21.85亿元,实现森林覆盖率达86.17%,占全省的10.89%,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占全省的14.7%,森林质量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35%,扛起生态环保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始终保持海南自贸港“肺”和“肾”的强大功能。
营商环境方面,琼中建立县领导联系服务企业2小时问题解决机制和服务企业“三个清单”管理机制,打出服务帮办代办等审批服务组合拳,推出“营商下午茶”模式,设立“未办成事”协调服务窗口做法在全省推广,成功吸引一批优质企业落户琼中,推动自贸港建设项目集中开工14批次76宗,总投资157.6亿元。同时,今年5月19日起,通过线下设立“助企纾困解难服务窗口”和线上开通“琼中助企纾困解难问题受理平台”,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新模式,按照当天受理、3天反馈、7天办结的工作制度推进办理,为企业解决贷款、减免租金和留抵退税等问题。
创造一批新典范富含琼中经验
监督与绩效考核“督考合一”、“137”马上就办、“常任组长+轮值组长”督查体系以及“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等琼中经验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聚焦重点项目征地拆迁、违法图斑整治、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重点工作攻坚克难。围绕海南省四大主导产业体系建设,结合琼中女足、森林康养、农产品加工物流三个重点产业,储备一批项目,扩大项目库容量,推动琼中体教融合产业发展示范区项目加快成势、一批森林康养产学研项目加快开工、园区农产品加工尽快投产达产。
聚焦超常规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动减税降费等政策落地“关键一公里”落实,“未办成事”协调服务窗口、服务企业“三项清单”制度以及代办工商注册等相关举措,推动“零跑动”改革,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保住市场主体稳定经济运行基本面。
聚焦超常规促进充分就业,依托县属三个平台企业,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盘活乡村资源,组织农户参与乡村建设,提升“劳务专班”品牌,推动农户就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确保有就业能力的脱贫户、监测户、失业人群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聚焦超常规刺激消费回补,围绕百花岭风景名胜区、什寒乡村旅游、和平河谷漂流等景区景点,实施旅游业恢复重振行动、现代服务业提振行动,策划推出一批森林康养山地运动、山兰稻乡村文化音乐节、绿橙采摘等生态旅游项目,推动消费回稳回暖,发挥稳增长基础性作用。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