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 陈海琼 郑科育)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以“向海图强”之势,自2024年3月起,该县水产南繁种苗基地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如今,在这片承载着海洋种业创新梦想的热土上,各项工程正以稳健的步伐有序推进,施工现场到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水产南繁基地港演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室外育苗高水位池塘鳞次栉比,工厂化养殖车间里的鱼池整齐排列,与配套的管理楼、功能房错落分布,各要素之间既独立成区又和谐相融;而在另一边的施工现场,则是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在平整场地,安装工人俯身校准管道接口,运输车辆穿梭往来。这一幅幅生动图景,不仅是陵水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更预示着一个集水产种苗研发、繁育、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南繁基地,即将在南海之滨崭露头角,为我国水产种业的创新突破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了解到,水产南繁基地港演项目,施工总形象进度约95.5%。已完成配套用房、功能附属用房、饵料车间、石斑鱼车间、龙胆车间、室内风管鱼池等的建设任务;同时完成了尾水、取水工程设备安装,A5尾水景观绿化完成85%。
陵水城乡建设有限公司水产南繁基地港演项目经理路通伟告诉记者:“现在整个项目建设整体完成进度到95%,剩余的工作主要是室外工程以及安装工程的收尾,现在同步在进行,预计在八月底把整个项目建设完成,我们的质量是一个底线抓,落实到每一个班组,让他了解我们的质量把控要点是什么,通过沟通协调,第三方举牌验收来保证质量,我们剩余的收尾工作,主要是细化剩余的工作清单,分类梳理清楚,落实到每一个班组、责任人、责任班组。”
作为陵水水产南繁种苗基地的核心组成,港演与曲港河两大片区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其中,港演片区聚焦种业繁育生产,占地385亩,总投资3亿元,建成后将拥有19,583.12平方米的工厂化车间及38口室外育苗高位塘,目前已成功申报省2024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该片区将重点开展石斑鱼、鲷科鱼类等南海成熟商业品种的保种、引种、育种及规模化生产,推动陵水原产海水种鱼种质与产业工人“双回流”,同时引进国外优质种鱼,为退塘还林养殖户及村民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曲港河片区则剑指国际一流创新平台,规划面积1096.15亩,总投资近10亿元,已申报省2024年预备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该片区立足水产苗种“南繁”与“早繁”,将建设水产种业创新研发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陵水基地等核心载体,打造全球水产种业创新高地。
目前,曲港河片区,施工总形象进度约10.10%。已完成C2地块23#综合楼基础工程、金枪鱼育种中心及海水鱼工厂施工工作面清表、海水鱼车间低压迁改等,各项建设内容也正稳步推进中。
陵水能肩负起如此重大的产业使命,源于其不可复制的先天优势与深厚产业积淀。作为典型热带地区,陵水拥有优越的光热条件和190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蕴藏着丰富的南海渔业生物种质资源,是我国冬季水产南繁的“黄金区域”。从2018年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到2024年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并纳入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陵水已成为南繁硅谷“一心一轴多基地”布局中的关键节点,肩负起建设国家南繁育种基地、水产种业繁种基地及现代种业产业园的三重使命。
随着两大片区建设的加速推进,陵水水产南繁产业园正从蓝图走向现实。这座集水产良种培育、新品种繁育、水产品创新研发、种苗规模化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不仅将推动陵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将为我国水产种业的突破注入强劲动力,在南海之滨书写种业振兴的新篇章。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