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刘广)近年来,来宾市法院认真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上级法院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主动发力,积极作为,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对市场主体的有效拯救和有序出清作用,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持续推动来宾经济高质量发展。
争取“联”,强化府院联动,打通破产审判“肠梗阻”
2020年,来宾市本级及县(市、区)级均已构建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实现了办理破产从“个案”府院联动到“常态化”府院联动的转变,为办理破产提供坚强的保障。来宾法院充分运用破产府院联动机制,积极争取财政、社保、税收、财产处置、土地管理、社会信用等政策支持,协调解决破产审判中遇到企业税费减免、重整企业信用重建、管理人履职保障、不动产变更等“肠梗阻”。如市中院审结的广西合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案,通过府院联动机制,联合不动产登记中心、税务局、发改局等部门,实现一日内对16宗拍卖土地进行解押、过户、再抵押等程序,最大限度缩短拍卖土地变更登记时间。
打造“专”,建设精英团队,破解破产审判专业难题
来宾法院积极打造一支“办专案、树专家、有专长”的专业化破产审判团队,助力破产审判工作。一是成立破产审判专业团队,建立了单独绩效激励制度。两级法院均成立各院破产审判团队,由专业知识渊博、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及专业素质强的审判辅助人员组成,专门负责承办破产案件及破产衍生案件。同时,市中院出台了《来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单独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激励法官积极承办破产案,提升破产审判质效。二是建立本地破产管理人协会,出台了《来宾市破产管理人工作规程(试行)》,积极开展本地破产管理人协会业务培训,致力于培育更多优质的破产管理人,提升破产管理人办理破产业务水平。三是对破产管理人坚持常指导、严监管原则,在全市法院实行破产管理人日报、周报及重大事项书面请示报告制度,强化对破产管理人的指导监督,共同研究破解破产审判的“解题宝典”,助力破产案件快审快结。
树立“新”,创新履职保障措施,扫清破产管理人履职障碍
破产管理人是破产程序的主要推动者和破产事务的具体执行者,破产管理人履职情况直接影响了破产案件的审判效果,来宾法院积极作为,大胆创新,多措并举为管理人履职扫清障碍。一是市中院设立市级破产案件援助资金,并印发《来宾市市级破产案件援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为困境企业通过破产程序有序退出市场提供资金保障,着力解决无产可破案件破产程序启动难问题。二是大胆创新,积极研发“E键查控”平台,为破产管理人查询破产企业不动产信息提供便利。在市中院的指导下,武宣县人民法院依托不动产联网大数据,与武宣县自然资源局、武宣县大数据局共同立项研发不动产“E键查控”平台,并取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E键查控”实现了足不出户即可对不动产的查控,为破产管理人查询破产企业不动产信息提供便利。三是积极联动,为破产管理人注销破产企业登记提供便利。市中院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办理破产企业注销登记》,简化办理破产企业注销登记的程序和所需提交的材料,为注销破产企业登记节省时间。
全力“救”,充分发挥破产重整优势,扭转企业经营困境
来宾法院充分发挥破产重整程序的优势作用,为破产企业招募投资人注入资金,让濒临死亡企业“涅槃重生”。武宣县人民法院审结的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通过活用“债转股”模式促成企业重整成功,目前公司运营良好,还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多个就业岗位。广西电视台就该案播出专题片《广西“执转破”重整成功第一案》,同时,该案还入选《广西法院首批10+3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广西法院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兴宾区人民法院审结的广西佳利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通过重整,引进新投资人注入资金,让烂尾楼项目复工建设复市销售。该案的审理帮助企业化解6亿债务,不仅盘活了企业,也消化了旧存烂尾楼,美化了市委市政府周边核心区域的市容,保障民生,为购房业主解决住房问题,助力全市烂尾楼盘活推进工作,服务地方房地产经济发展大局。
积极“清”,妥善运用破产清算程序,出清救治无望“僵尸企业”
来宾法院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理“僵尸企业”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僵尸企业”处置、促进市场主体再生、优化资源配置,帮助救治无望的企业及时出清市场。一是高效“清”,通过破产清算程序,成功“销号”本地三家被列入来宾市“僵尸企业”名单的国有企业,如象州县人民法院审结的广西象州县大蒙锰矿破产清算案,积极适用简易程序实现破产案件快审快结,按下破产审判“快进键”。二是及时“清”,市中院审结的广西合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清算案,重整失败救治无望后,市中院及时将该案转入清算程序,通过破产清算,成功处置破产财产5.69亿元,盘活了33宗土地,使停产多年的“百年老矿”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发挥“百年老矿”的经济效能,为更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了该公司3149名职工及其家庭“急难愁盼”的养老、保险、工伤、工资等问题。该案的成功审结是市中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主动融入党委政府领导的社会治理体制,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来宾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缩影。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