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8 月 8 日,ApacheCon 首次亚洲大会于线上正式闭幕。作为久负盛名的开源盛宴,本届 ApacheCon Asia 受到了海内外众多开源领域人士的关注。
作为 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顶级开源项目,ShardingSphere 已在社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大热的数据库领域中逐渐站稳了脚跟,并诞生了一家以社区开源文化为基调,以 ShardingSphere 为核心的商业化公司 SphereEx。此次成为 ApacheCon Asia 大会的银牌赞助商,也是 SphereEx 坚持开源理念的重要体现。
此次 ApacheCon Asia 也邀请到了 SphereEx 的相关成员深度参与到此次会议中。会上,SphereEx CEO 张亮 & CTO 潘娟分别担任本次大会【中间件专题】以及【Incubator 专题】的出品人,SphereEx 研发工程师吴伟杰和 Java 高级研发工程师孟浩然分别做了相关的主题分享。
ApacheCon Aisa SphereEx 虚拟展位
商业化,是拓宽开源生态的重要把手
随着数据库碎片化时代的到来,构建异构数据库上层标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ShardingSphere 作为一款位于数据库与应用之间的数据能力增强平台,能够与底层数据库和上层应用之间产生最直接的数据联系,是构建标准的绝佳选择。经过五年多开源社区的沉淀,目前 ShardingSphere 已在 GitHub 上获得 14.3k star 数,拥有近 300 名社区贡献者,在数据库技术领域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
ShardingSphere 是 SphereEx 的核心。
SphereEx 的创始团队由 Apache 顶级开源项目 ShardingSphere 的核心成员组成,自成立伊始就完美承接 ShardingSphere『连接应用与数据』的核心产品思想,秉承开源、开放、生态、平台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新一代数据库技术生态体系,并以 ShardingSphere 产品生态为基本,进一步发展私有化、公有云等多场景下的数据服务。
随着 SphereEx 公司对 ShardingSphere 投入的增大,目前 ShardingSphere 的 SQL 兼容度、性能、稳定性都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可以预见的是,在 SphereEx 的加持下,ShardingSphere 未来云上订阅和私有化部署等更加多样的服务模式也将加速得到落地应用。
毫无疑问,SphereEx 正在加速拓宽 ShardingSphere 生态边界。
开源与商业并进,SphereEx 所坚持的商业经
在商业化的同时坚持开源,守住社区的『大本营』。
关于 SphereEx 的商业部分,可分为赛道布局(如 Cloud)、核心收敛稳定(如管控)以及外围生态扩展这三部分。具体到 SphereEx 的商业产品矩阵,在 Database Plus(数据库能力增强)、Database Mesh(数据库服务网格)理念和 ShardingSphere 增强服务之外,也将围绕 ShardingSphere 的可插拔能力进行重点的商业化项目开发,为有定制化需求、实时性需求的用户提供完善的数据生态服务。
同时,ShardingSphere 的可插拔功能层也是 SphereEx 未来着力布局的平台之一。随着 ShardingSphere 上所承载服务的多样化,项目复杂度也随之上升,ShardingSphere 通过实现面向增量能力的可插拔服务,基于可插拔平台的叠加机制,对分片、读写分离、加解密等功能进行排列组合,以简化数据连接和服务增量所带来的逻辑复杂性。 SphereEx 也将围绕平台之中的重点垂直能力来提供可替换的企业版插件,实现商业化产品的全景扩展。
在实现商业化的同时,SphereEx 将始终践行公司的开源战略,继续支持开源生态的发展,在商业和开源方面并行前进,继续维系 SphereEx 的开源氛围与社区基因,加速社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社区的发展注入资金、人员、环境等全方位的动力。
未来展望
随着开源生态得到来自政策层面的支持,开源所引领的全新协作方式正在深刻影响着企业应用技术的轨迹。SphereEx 坚信,只有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开源创新的路径和商业模型,才能更好地制定开源策略,反哺开源社区。作为开源生态重要参与者之一,SphereEx 将在开源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加速开源创新,携手全球生态伙伴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服务。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