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华夏银行赣州分行在总行党委和南昌分行党委的领导下,以“走出舒适区”为冲锋号,以“十大行动”为指南,积极参与政银企协同,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党建凝聚力量,积极发挥金融机构的实干与担当。
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品牌提升发展动能
华夏银行赣州分行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按照总分行党委统一部署,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制定专项方案,坚持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实践中锤炼党性、实践中淬炼本领。该分行深入落实“强党建、促改革”专项行动,创建赣州分行党支部“苏区红·赣分红”党建品牌,推动四个“先锋工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推动“五篇大文章”业务落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增强支部堡垒战斗力。截至2025年6月末,华夏银行赣州分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3.2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2.14%,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8.04%,民营经济领域贷款较年初增长17.58%。
紧跟政策导向,为加速“融湾”协同发力
在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擘画的宏伟蓝图中,江西省《关于支持赣州打造融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的精准指引下,华夏银行赣州分行将服务湾区产业转移与本地制造业升级紧密结合,创新打造“湾区+苏区”产业链专属服务模式。《若干政策措施》强调,加大对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金融支持,该分行紧紧围绕赣州市“7510”行动计划,通过营销推进会,以“名单制”指明业务方向和重点,加大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1.3亿元金融活水精准浇灌湾区产业,1亿元在途资金蓄势待发,2亿元优质项目储备厚积薄发,为加速“融湾”做好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6月末,该分行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1.79%。
转变服务思维,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
按照上级行工作部署要求,华夏银行赣州分行积极与赣州各市、县、区政府保持良好沟通,深化政银企合作,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今年以来,该分行先后与赣州辖区内十多个市、县、区政府联系沟通,针对区重点产业召开敏捷型产融对接会。通过政府部门的牵头介绍,银企双方可以更加明确了解地方建设重点规划,银行可以更加有效把握企业资金需求。通过敏捷型产融推介会更高效、更精准的促进多方凝聚合力、同向发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赋能。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向赣州辖区企业提供各类信贷资金支持55.68亿元。
推动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携手并进
华夏银行赣州分行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工作要求,以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为契机,执行“敢贷、愿贷、能贷、会贷”24项具体工作措施,通过“十年期不还本”特色服务,针对性解决传统贷款客户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后,过桥资金成本高,续贷转贷操作难,抽贷断贷风险大的痛点。通过加强对科创企业的“投”“贷”联动,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与科技企业共成长。该分行持续聚焦乡村振兴、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养老金融产业等领域,截至2025年6月末,该分行普惠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9.1%,以实际行动深耕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履行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
下一步,华夏银行赣州分行将积极贯彻中共赣州市委六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深化与赣州各市县区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政银企协同,以“金融活水”的浇灌支持地方经济,以“金融报国”的担当服务加速“融湾”,奋力续写金融服务苏区振兴的壮丽新篇!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