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各地积极行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记者走访多家餐饮机构发现,更多消费者趋向于文明点餐、餐后打包,但一些浪费现象依旧存在。
双节期间,长春市多家餐饮机构生意火爆,迎来众多消费者。记者走进金宇大路附近一家烧烤店,店内贴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行为”的海报,十张桌子都坐满了人,其中一桌客人正在点单。“您可以先点这些,不够再点。”服务员在旁提醒说。另外有两桌客人将剩菜打包后才离开。“打包的顾客越来越多了。”饭店老板黄超说。
对于长春市民李欣欣来说,文明点餐已成为一种习惯。节假日期间,她有时吃完饭会逛街、看电影,携带打包的剩菜不方便。为了防止餐饮浪费,她通常会少点一道菜,不够再加菜。“过去吃完饭后总是剩不少,现在不方便打包时我会适量点菜。”她说。
在一家东北菜餐馆里,一名服务员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亲朋好友聚餐时,更多顾客不再“好面子”,他们会适量点餐,尽量“光盘”,有了剩菜后多数会打包。一家人刚吃完饭准备离开,8岁的闻浩主动提醒服务员:“阿姨,剩菜我们要打包回家。”闻浩的妈妈告诉记者,上学时,老师教给孩子要节约粮食,孩子记在心里,还常常提醒大人也要珍惜粮食。
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形成社会新风尚时,也有一些浪费现象存在。记者走访多家餐馆发现,个别餐桌仍有不少剩饭剩菜,特别是米饭、汤水等。一些人认为,剩菜可以打包回去,但是汤水不便携带,米饭也不值得打包。也有来长春的游客告诉记者,出门在外想多品尝一些美食,打包很不方便,无形中造成浪费……
近日,吉林省饭店餐饮烹饪协会面向全省会员单位发出倡议,号召会员单位弘扬勤俭节约精神,继续开展“光盘行动”,创新经营服务方式,鼓励餐饮企业推出“半份菜、小份菜”,并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