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9月14日电 题:“每颗美食都不被辜负”——“网红”街宽厚里的节俭探索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闫祥岭
小串糖葫芦,可爱还节约。夜幕之下,济南宽厚里美食街上的喜识冰糖葫芦店门口,十几名游客在排队。他们面前是一排排小串糖葫芦:短短竹签上只有两颗山楂,山楂内是精心制作的馅料。
大串糖葫芦,好看却浪费。“很少有人能在小吃街上吃完大串糖葫芦,不少人吃几口就扔了。”喜识冰糖葫芦店店长杨立彬告诉记者。亲手制作的糖葫芦经常被浪费,他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于是,小而萌的糖葫芦“上线”了。“对于吃完这家吃下家的食客来说,小串糖葫芦的样子萌、量正好、易打包。”杨立彬说。
近几个月来,这家占地20多平方米的店铺,每天至少能卖出2000串糖葫芦,高峰时一天能卖出5000串。
店员们谈到这些数字时咧着嘴笑,他们更开心的是,终于做到了“每颗美食都不被辜负”。
宽厚里,山东济南“网红”美食街,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都蒸腾着热气。“宽厚”之下吹来节俭风,一些小吃店对休闲食品做出了新尝试。
距离糖葫芦店不远处的爆肚店,小碗、中碗、大碗、全家福四种分量的模型,醒目地摆在窗口。
“一个人吃的话,推荐您买个小碗的。”在女顾客点单前,爆肚店店长于潇先开了口。
“山东大汉做生意,常觉得要给足、给多才显得热情好客,但这样却容易造成浪费。”于潇等店主动了心思,费了脑筋。
在宽厚里380余个店铺中,小吃店占了大部分。周末,这里单日客流量能超过4万人次,游客丢弃的剩饭、未喝完的饮料、包装袋等,一天能装满七八百个垃圾桶,让40名保洁人员从早忙到晚,难得片刻休息。
“期待更多店铺推出精细化小吃品类,既能让游客吃得尽兴,也能引导游客践行节约‘新食尚’。”济南世茂广场宽厚里项目负责人张淼说。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