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瞭望荆楚 > 产经观察

以“聚”破“散”湖北大冶打造矿产品加工贸易产业链

时间:2024-10-15 10:57:38 来源:新华网

  11日,今年才入驻湖北大冶众冶矿产品循环产业园的某矿业有限公司完成了国庆节后首笔订单,销售铜精矿1256吨。入住产业园以来,该企业产品销路持续向好。

  众冶矿产品循环产业园一期去年10月在陈贵镇建成,运营1年,已吸引18家冶矿企业、1家国企检测机构和1家智慧物流企业落户,成为黄石地区首个集矿产品加工、仓储、物流、贸易于一体的绿色环保产业园。

  走进园区,绿树成荫,厂房林立,亭台景观分布其中。

  “以前这里是空地,现在产业园里司机停车休息区、酒店、警务室、物业服务、政务服务驿站一应俱全。”园区投资方大冶市众冶矿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石新年介绍。

  据悉,大冶云集上百家小型矿加工贸易企业。产业园建成前,各企业四处收购矿源,露天加工,“多、小、散”弊端明显,行业内卷严重。现在,通过搭建仓储、物流、交易和检测平台,园区企业可享受全流程服务,不用露天选矿配矿,且直接搭上园区污水和固废处理设施的顺风车,极大减少了污水、粉尘污染。

  众冶矿业有限公司是本地大型矿产品贸易公司,与国内众多大型冶炼企业合作密切。园区以众冶矿业为龙头,以“聚”破“散”,推动“散户”企业抱团发展。

  “我们秉承绿色环保发展理念,致力于矿产品加工贸易产业链发展,主要为园区企业提供铜精矿等矿产品收购服务。”该公司财务总监刘俊介绍,1年来,公司销售铜精矿9万吨,销售收入12亿元。

  据介绍,众冶矿产品产业园分两期建设,二期项目计划用地约340亩,涵盖铜、铁矿产品的破碎、雷磨及物理加工,铜熔炼项目和城市矿产项目等三大板块,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0至300亿元。(陈婷)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