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欧美市场关税壁垒升级、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等挑战,海阳经济开发区紧扣"稳企业、稳市场"主线,以"拓内销、搭平台、强金融"为突破方向,通过政企协同创新机制,助力外贸企业在逆风中稳舵前行。
深耕国内市场:搭建三位一体展销矩阵
为化解外贸企业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海阳开发区管委组织参与烟台旅游集散中心策划"海阳特色优品展销季"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销+文旅推介"融合模式,为毛衫、樱桃干、年糕等地域特色产品开辟内销新通道。开发区管委经发部负责人带队深入恩怡服装、亚琦纺织等首批参展企业,针对外贸企业普遍存在的国内市场认知不足、渠道单一等痛点,制定"一企一策"培育方案。
在亚琦纺织展品陈列室,企业负责人正与设计团队打磨产品故事:"这款羊毛衫采用了可追溯环保工艺,我们将通过文旅场景植入,让消费者感受海阳纺织业六十年的匠心传承。"为确保展销实效,管委将整合电商平台资源,并牵线企业签约快递物流实现配送无缝衔接。
"转内销不是简单切换赛道,而是重构供应链的过程。"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帮助外贸企业建立国内市场的质量认证体系、品牌传播矩阵和售后服务体系,推动内外贸标准衔接,让"墙外香"的产品也能"墙内红"。
牵线产业链协作:架设资源对接桥梁
在全球供应链重塑背景下,海阳开发区管委化身"产业红娘",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为契机,精准施策帮扶园区外贸企业开拓市场。针对本届链博会聚焦的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等八大供应链领域,开发区管委为企业政策解读,通过企业走访、线上宣传等形式,组织重点外贸企业以专业观众身份注册参展。此次行动旨在通过国家级展会的资源集聚效应,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龙头企业英伦纺织的生产车间,价值逾百万的智能化设备正高速运转,首批出口德国的羊毛针织样品即将完成最后质检。"美国市场关税政策调整后,开发区管委领导就为我们对接了青岛进出口公司。"英伦纺织外贸经理表示,管委会不仅促成双方达成2000万元订单意向,更指导企业针对欧洲市场开发差异化产品。目前已完成四款主打产品打样,其中系列单品预计首单达500万元,经市场验证后有望形成千万级订单规模。"这款产品采用可追溯环保工艺,单色单码起订量5000件起,完全符合欧盟绿色贸易标准。
对于专精特新企业,开发区更注重技术赋能,牵线搭桥引入国家级科研力量。在艾德实业生产车间,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专家正指导研发团队优化矿山截齿系统。企业负责人透露,双方联合攻关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预计年内落地。
注入金融活水: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面对外贸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周转压力,海阳经开区创新推出"金融护企"专项行动。管委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动浙商银行量身定制"关税护航"专项信贷产品,为涉外企业提供3%优惠利率的外汇融资支持。亚琦纺织孟加拉国生产基地正是受益者——专项授信及时化解了原料进口关税预缴造成的资金链紧张,海外产能提升计划得以如期推进。
在近期举办的烟台市"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现场推进会上,开发区组织二十余家外贸企业与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机构面对面洽谈。某机电出口企业财务总监坦言:"银行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让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更有底气。"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工商银行"园区e贷"、“毛衫贷”以大数据风控模型实现金融普惠。该系统整合工商、税务、知识产权等多元数据,为园区企业提供高额贷、低利息的信用贷款。"智能审批系统就像给企业做了CT扫描,数据跑起来,贷款批下来。"银行负责人形象比喻道。目前该产品已建立动态准入机制,重点支持注册满一年、生产经营稳定的优质企业。
构建长效护航机制:政企同心破浪前行
"越是风高浪急,越要当好企业的‘护航员’。"开发区管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开发区已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下阶段将聚焦三方面攻坚:一是培育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二是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三是构建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这场稳外贸攻坚战中,政企协同创新模式成效显著。从组织链博会精准对接,到搭建展销矩阵开拓内需;从定制金融解决方案,到引入国家级科研力量,海阳经济开发区区始终与企业并肩而立。正如亚琦纺织负责人所言:"关税危机是阵痛,但背靠海阳市政府和开发区的立体化支持体系,我们有信心穿越周期,在新格局中赢得主动权。"
海阳外贸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为帆,以政策红利为桨,在双循环的航道上破浪前行。这场突围战不仅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更培育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海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