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市平阴县西南部,一片承载着1300年玫瑰芬芳的土地上,玫瑰镇以特色产业为根基,以“三治融合”为引擎,以“文明实践+”为抓手,全力打造“玉带玫香”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治理优、乡风美的壮美画卷。
密码一:沃土育玫瑰
玫瑰镇因盛产玫瑰花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花卉命名的建制镇,拥有3万亩广袤的玫瑰种植基地,年产鲜花1.2万吨,奠定了世界重要玫瑰主产区的地位。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玫瑰镇精心打造“玉带玫香” 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以芳蕾“玫瑰花乡”文明实践基地为核心,串联起周边夏沟村、庄科村等7个特色文化村落,并辐射带动“无忧东唐”“福地西唐”等9个“齐鲁样板”示范村协同发展。
这里不仅有“特色玫瑰鉴赏、玫瑰文化阅览、玫瑰生活体验”的丰富业态,更形成了集农业示范、花海观光、研学拓展、康养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每年五月“玫瑰文化旅游季”盛大启幕,2025年“遇见·花开”玫瑰文化旅游季亮点纷呈,“技艺里的玫瑰”杂技展演、“遇见玫好 共赴春约”青年人才交流活动、玫瑰“花间跑”等一系列活动,吸引着八方来客,让玫瑰文化声名远扬,不但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经济活力,还展现了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有力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
密码二:善治筑根基
在乡村治理的探索中,玫瑰镇创新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模式,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在王桥村,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顺口溜成为村民耳熟能详的行为准则。从征集民意到审议通过,再到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真正实现了村民从治理“对象”到治理“主体”的转变,让崇德向善的家风在自我管理中孕育生长 。
夏沟村的民情茶社,是法治护航乡村治理的生动写照。驻村法律顾问在此开展法律宣讲、评理说事,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而翠屏丽景小区的平安法治文化阵地,将法治元素融入景观小品,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氛围。同时,乡风文明积分储蓄在各村落地生根,通过“积分”管理,将德治与村民利益挂钩。近期,由夏沟村文艺志愿服务队自编自导自演的两部移风易俗小戏剧《我要娶媳妇》和《人间情暖》,在镇辖区内广泛展演,小戏剧通过“说地方话、演身边人、唱身边事”得到了群众的点赞,营造了以文化人、以行导俗的良好氛围。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宣传、“五为”志愿服务、“身边好人”事迹宣讲等活动,道德榜样的力量引领着村民向上向善,和谐文明的乡风扑面而来。
密码三:文明绽玫乡
玫瑰镇积极创新“文明实践+”模式,为移风易俗和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文明实践+面对面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社区广场,用方言土语、鲜活案例,将移风易俗理念讲进群众心坎里;机关干部以亲身经历,讲述婚丧嫁娶新旧风俗的变化,引发群众共鸣。“文明实践+孝老爱亲”,罗寨村幸福院成为文明实践的温暖阵地,巾帼志愿者们在这里为老人提供就餐、陪伴等服务,在日常关怀中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既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需求,又传递了文明新风。“文明实践+文化活动”,夏沟村的新风小剧场、西唐村的书画展览等,让群众在文化熏陶中感受新风魅力;“泉城书房”玫瑰分馆的读书分享会、民俗文化讲座,更是让文明风尚融入群众日常生活。2025年4月,《“发嫁小屋”引领文明婚嫁新风》入选全省移风易俗工作案例,多项活动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平阴县玫瑰镇正以“玉带玫香”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为载体,持续深化“三治融合”与“文明实践+”模式,以香为笔,以治为墨,文明着色,让千年玫瑰之乡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崭新画卷!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