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越峰山的清风裹挟着果香扑面而来。在城前镇越峰村蓝莓种植基地,40亩蓝莓迎来了丰收季。蓝紫色果实如宝石般低垂枝头,不仅“串”起了村民的致富路,更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化作可感可触的“甜蜜果”。
从城前镇向东南方出发,行车约5公里便能到达越峰村。踏入种植园区,齐腰高的蓝莓树丛间,挎着竹篮的游客正寻觅成熟果实。“这蓝莓甜得自然,是记忆中的山野味道!”游客李女士轻捻果实放入口中,脸上绽放惊喜。自五月开园以来,这种沉浸式采摘体验已吸引近千名游客,社交媒体上的打卡分享让这个深山果园迅速蹿红。
“蓝莓表面的白霜,常被误认为是农药残留,实则是果粉,能减少水分蒸发,就像给蓝莓穿了件轻薄‘防晒衣’。”走进基地,工人徐祥花正手持小桶,穿梭在蓝莓园内,熟练地向游客介绍道。
“蓝莓对我们来说是新鲜玩意,一开始刚来基地的时候我还不认识这种水果,是村里聘请了专家、教授一步一步指导我们怎么除草、施肥。”说起种植蓝莓以来发生的变化,徐祥花感慨道,“自蓝莓基地2018年建成以来,我一直固定在这里务工,很稳定,而且上班时间很灵活,让我有更多时间料理家务,兼顾家庭。”像徐祥花一样,不少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及基地务工实现“双增收”。据越峰村党委书记相瑞兵介绍,村民日均收入80元,还能领取土地流转费,真正实现了“一亩地生出两份利”。
伴随着越峰蓝莓品牌的发展壮大,慕名前来体验休闲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蓝莓园也成了邹城周边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园内年接待采摘游客上万人,极大地丰富了市民节假日的休闲娱乐生活。“在这里我体验了采摘蓝莓,还去了越峰漂流、古村,真是太好玩了,下周我还要来玩!”小朋友张澜生说。
近年来,城前镇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优势,写好山、水、古村“三篇文章”,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抓手。立足完善的旅游产业基础,争取落地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势头好的文旅项目,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搭建集体参股的股份制企业等模式,高标准规划打造了邹城大峡谷漂流、越峰古村、灵泉茶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吸引游客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成为鲁西南夏季乡村旅游“首选地”,进一步提升城前旅游的发展后劲。
城前镇党委书记李新庆表示,未来我们将深挖山水资源禀赋,大力推动乡村与旅游融合发展,借力蓝莓、漂流、古村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一批生态采摘、农事体验、激情探险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发展形成休闲观光旅游集聚区,推动乡村旅游从“游山玩水”向“文化体验”转变,让小村庄“拓”出新希望。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