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电视剧《生万物》《我们的河山》在央视的热播,其故事拍摄重要取景地——山东沂南,迅速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掀起了一股“跟着影视去旅游”的新热潮。沂南县文旅部门敏锐捕捉机遇,精准施策,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力将荧屏上的“流量”转化为现实中的“客流量”与发展“留量”。
“跟着影视游红色沂南”文旅特色资源及活动发布现场
快速响应,营销引流见实效
沂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金静表示,面对剧集带来的巨大曝光和关注度,沂南县文旅局迅速行动,打出了一套营销“组合拳”。紧扣剧集热播的黄金窗口期,联合县内主要景区,特别是红嫂家乡旅游区等核心取景地,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
例如,针对《生万物》中展现的奋斗精神,红嫂家乡旅游区对准大一新生推出了凭录取通知书免门票的特别活动,并配套设计了与剧情相关的主题旅游线路,有效激发了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出游意愿,实现了“屏幕流量”向“景区人流量”的直接转化,预计短期引流效果显著。
深挖内涵,文化体验促“长红”
沂南深知,一时的热度难以持久,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的体验才能将“网红”效应转化为“长红”发展。
为此,文旅工作重点从景点推广向文化深度挖掘延伸。一方面,组织文化学者、历史专家和资深导游团队,对两部剧集的剧情、人物原型、故事线索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梳理其与沂南真实历史事件、红色记忆、地理风貌和民俗人情的关联。例如,深入解读《我们的河山》所展现的山东抗战史诗与沂蒙老区具体英雄事迹、革命旧址的内在联系,策划推出更具知识性和感染力的讲解内容,让游客的旅程超越观光,升华为一次有深度、有温度的文化沉浸和历史寻访。另一方面,持续提升“红色小戏”、情景剧、沉浸式互动演出等文化产品的质量与规模,推动红色文化、乡土文化从静态的展览展示向动态的、可参与的“活态”传承转变,极大地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夯实基础,产业协同谋长远
借势影视IP并非一时之计,沂南县着眼长远,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和强化整个影视文旅产业的生态链条。核心是持续优化“稀缺场景+专业技术+一站式服务”的影视拍摄服务体系,维护好区内367处原生态古村落场景、60座特色民国风貌建筑,管理好超千人的专业化群众演员队伍,以优质的服务和资源吸引更多剧组前来取景拍摄,从而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的影视IP,形成“影视带动旅游,旅游反哺影视”的良性循环。
“我们将积极推动影视基地的功能转型升级,从单一的拍摄场地向融合拍摄制作、旅游观光、研学教育、文创消费、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目的地转变。”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董事长李熙鹏表示,景区将开发更多元的业态产品,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综合消费水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总结而言,沂南县通过“短期营销引爆、中期文化塑魂、长期产业筑基”的系统化策略,成功地将影视剧带来的瞬时关注,转化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生动实践了“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融合发展之路,正努力让汹涌的“流量”真正变为扎根的“留量”。(李开元 图/文)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