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乐享山东 > 头条·资讯

上半年山东经济运行顺利实现“双过半”

时间:2025-07-28 09:16:55 来源:大众日报

  7月21日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为500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15.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9799.1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7231.5亿元,增长5.8%。今年以来,山东省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效、推改革、防风险、惠民生,全省经济运行保持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双过半”,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夏粮实现丰产丰收。今年以来,山东省坚决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全力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扎实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农业生产平稳向好。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7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3%,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拉动明显。今年以来,山东省聚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统筹科创与产业资源,推动新型工业化提速增效。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0%;股份制企业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7%;私营企业增长7.7%。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4.8%,制造业增长9.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4%。  

  服务业增势稳健,行业增长面总体良好。今年以来,山东省聚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服务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1-5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3%。分行业看,32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1.3%。其中,商务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娱乐业等保持较快增长,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7.1%、16.6%、16.4%。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线上消费支撑有力。今年以来,山东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市场平稳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2.1亿元,增长5.6%。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6.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6%。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38.2亿元,增长14.7%,高于限上零售额增速8.0个百分点。

  投资效益稳步提升,工业投资增势较好。今年以来,山东省着力稳预期、强支撑,狠抓重点项目推进,持续优化投资结构,重点领域投资总体稳定。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下降0.2%。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增长13.4%,高于全部投资13.6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4.7%、12.8%、8.2%。  

  进出口规模稳步扩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山东省落实落细稳外贸政策措施,扎实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全省外贸基本盘稳固。上半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1.73万亿元,增长6.8%。其中,出口1.05万亿元,增长6.0%;进口6764.1亿元,增长8.1%。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6.5%,占进出口总额的65.4%。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0.8%,占出口总额的48.2%。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7%,占进出口总额的76.1%。  

  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低位运行。今年以来,山东省持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强化市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预期,物价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7%,衣着价格上涨1.3%,居住价格下降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7%,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8.3%。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购进价格下降2.0%。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5.8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92元,同比名义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06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31元,增长5.5%。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希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