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民生经济 > 独家视点

长葛市榆林村: 栽下“摇钱树” 甩了贫困帽

时间:2019-08-27 08:49:17 来源:消费日报网

      河南省长葛市后河镇榆林村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发展绿色乡村旅游,栽下产业扶贫“摇钱树”,成功摘掉了“贫困村”帽。

        QQ截图20190827090656.png

    “以前总爱去热门城市游玩,现在发现美景就在身边。上周末去榆林转了一圈,真不错!”

2019年8月9日,正在河南省长葛科技广场锻炼身体的市民张先生说。榆林村位于离河南省长葛市中心城区10多公里远的后河镇,村庄面积不大,内容可真不少,不仅有千余亩迷迭香,还有陉山地质公园和影视基地,坐落在红石山脚下的美丽古村,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观赏。目前榆林村已形成了依托陉山丰富的元古震旦纪红色石英石为特色,集陉山地质公园、福多多生态园、迷迭香种植基地、红色影视基地、光伏基地等多重旅游项目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榆林村曾是贫困村,下辖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计821户3254人。榆林村充分挖掘山地资源旅游潜力,在山水生态上做文章,科学规划旅游景区,明确了以乡村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脱贫致富思路。

   QQ截图20190827090732.png

                走好特色产业路

      后榆林村立足当地自然禀赋,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学会了“靠山吃山唱山歌”,在特色旅游产业上做文章,用文化赋能乡村旅游。陉山上独特的红石和悠久的采石历史,就赋予了榆林村别具一格的特色旅游资源。

陉山上那漫山遍野的红石和废弃的采石场,如今成了陉山地质公园。2010年,榆林人借助省财政矿山地质环境整理项目,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采石场矿坑周围地质地貌进行修复,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矿区打造为陉山地质公园。

走进地质公园,绿荫环绕、小路蜿蜒,山顶有湖景水系,又有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据村干部介绍,山顶中心湖的湖水取自南水北调干渠分水口,通过建设泵站、管网系统,将水引入陉山地质公园内的矿坑形成三个中心湖区,既解决了陉山上用水难题,又美化矿区环境。

环境美了,来旅游的人多了,乡亲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景区内安排贫困人员就地就业5名,月工资600元;提供免费摊位3处,可用于销售纪念品、土特产等。

山地公园的南边,南水北调干渠穿行而过,干渠右侧一座名为福多多的生态园吸引了不少游客进入。据生态园负责人介绍,该生态园是集果树种植和采摘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果园,建于20126月,以南水北调干渠右侧的农业生态观光带为依托,覆盖包括榆林村在内的5个行政村,种植有葡萄、水蜜桃、石榴等果树。园区吸纳5个贫困户及其他困难群众从事果树管理工作,人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

   QQ截图20190827090747.png

             借助市场之力找寻新思路

榆林村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尊重市场规律,瞄准市场需求,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头雁”效应,构建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共享产业扶贫红利。

2018年9月,大型年代抗战电影《许昌保卫战》在陉山地质公园内拍摄,经由专业人士打造包括碉堡、炮楼、战壕、瞭望台在内的红色主题影视基地在拍摄结束后予以保留,并对公众开放。借此契机,榆林村依托该资源将其打造成为许昌保卫战影视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许多影视相关行业和爱好者的到来。2019年6月,河南广播电视台《经典少年》栏目少儿红色电影《鸡毛信》在影视基地拍摄。2019年6月1日,由长葛市教体局、团市委、市妇联主办的以《共享爱的阳光,托起明天希望》为主题的长葛市快乐六一儿童节也在影视基地隆重举行。

除了影视基地外,榆林村依靠河南森源集团对贫困村的结对帮扶,积极推动光伏扶贫项目,为7户贫困户房顶、村委办公楼及学校楼顶安装光伏电站。每户贫困户年固定收益不低于3000元,榆林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6万余元,目前光伏扶贫已在许昌范围内全面推广,为许昌市的扶贫工作增添了新思路。

同时,森源集团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获得榆林及周边村庄3000多亩土地的经营权用于迷迭香种植,打造了占地3000亩的迷迭香基地,涉及贫困户100多户,直接获得土地流转收益150余万元,带动闲散劳动力务工1000多人次,年均增收8000余元。兼具生态观光功能的千亩迷迭香基地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效益。

为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精准管理,榆林村成立了红石旅游文化公司,将3000亩迷迭香基地、许昌保卫战影视基地、光伏基地有机整合,打造集花海观光、红色教育、陉山骑行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持续带动陉山旅游发展,促进群众增收。

为更好地提供旅游服务,榆林村还高标准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和火车主题广场。游客中心及火车主题广场项目是2019年长葛市扶贫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总投资284万元,建筑面积分别为1191.38平方米、4785平方米,目前正在施工中,现已完成过半工程量。游客中心按照国家AAA级景区标准建造,建成后将发挥旅游接待、交通集散、购物等综合服务功能。游客服务中心为贫困户提供岗位3个,主要负责维持景区秩序及保洁保绿,预计每户贫困户年收入不低于6000元。

综观整个旅游项目,榆林村能够准确把握差异化发展与精细化运营的关键,以特色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是其走上乡村旅游发展的快车道的原因所在。

更重要的是榆林村能够准确把握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比如改善卫生环境、提高管理效能、规范服务标准;打造完整产业链、升级消费体验、培育独特品牌等。这一切不仅是榆林村向品质化乡村游迈进的关键所在,也是打好产业基础,为群众栽下“摇钱树”,帮群众拔去“穷根子”,助力乡村振兴的长远之策。(刘路鹏)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翟景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