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超是河南鹤壁市民政局派驻浚县卫贤镇尚村的第一书记。近年来,他带领卫贤镇尚村村“两委”干部和扶贫工作队齐心合力,用真心唤起贫困户的志气,用实干带着村民摆脱贫困,赢得了村民们的热爱和高度赞扬。
一人患病,全家致贫,岳朝庆这位朴实的庄稼汉子对此感受很深。他的妻子前些年患上重病,欠的外债还没还上,2018年年底,他儿子又得了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听到儿子说“爸,我的病要是很重,就别治了”的话,岳朝庆的心似乎被锥子扎了无数下。
“看病需要钱,书记想了很多办法帮我筹款;转院、报销很多杂事要跑腿,崔书记忙前忙后开着自己的车给俺办事。崔书记知道我当过兵,他说当兵的人最不缺的就是骨气和韧劲儿,在崔书记的鼓励下,我才没那么快被打趴下……”岳朝庆用手抹了抹湿润的眼眶说,“眼看着就走投无路了,没想到书记知道俺最缺啥,帮俺这么多的忙!”
在这个庄稼汉心中,这位从市区来的“城里人”能俯下身子、不怕麻烦,帮助村民从来不图回报。
“如今,孩子的病情稳定了,崔书记又张罗着让我学按摩,还特意在市按摩医院给我安排了实习岗位。”岳朝庆露出了难得的微笑,“崔书记曾多次鼓励我,缺钱不可怕,只要不缺信心、不缺志气,再苦的日子也能熬过来。”
除了岳朝庆对这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充满感恩外,在其他村民眼中他也是位十分“接地气”的第一书记。
“村民最缺啥?扶贫工作怎样开展才最有效?那肯定得问思路清晰、方向明确的小崔。”和崔超搭伴扶贫的同事田秀琦告诉记者,每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不一样,自从崔超驻村后,扶贫工作就变得更有针对性,也更贴近老百姓的心了。
曾经的贫困户高清梅家里,原本落满煤灰的灶台全部贴上了瓷砖,抹布一擦,光洁一新;被煤烟熏黑的墙壁重新粉刷了,露着横梁和土砖的屋顶修整了……高清梅说,这些都是崔书记带领扶贫工作队的人帮她家弄的。“为了帮助我们家脱贫,崔书记和驻村队员到家里边帮着干家务,边给我们鼓劲儿,让我树立信心。这些‘外人’对我们的家务事都这么上心,我也得加劲干,争取早日脱贫。”高清梅说。
“家人吃药、看病有医疗补助,到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上班每月能挣1000元,上大学的娃享受了‘雨露计划’,每年享受补贴2000元,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孙子孙女每月也有800元至1000元的教育补贴,每年年底还能参与企业分红,老头子也有工夫到外头打工来贴补家用。如今摘掉了贫困帽,多亏了崔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高清梅说。
崔超走访贫困户后发现,不少村民已经不满足传统种粮,想要学技术或者发展林果经济等收入更高的产业。于是,崔超和驻村工作队便在村东边建起了恒温大棚。
“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大棚里不仅能学到种植技术,还能多份收入贴补家用。”68岁的贫困户申保根正在大棚里忙着收茴香、芫荽、小白菜,“崔书记不但带我们种蔬菜,还帮助我们申请到了有机蔬菜标识。以后,我们的蔬菜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由于大棚刚建好,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崔超和村干部又当起了销售员。
崔超从申保根手中一一接过打包好的蔬菜,直到将自己车的后备厢装满后才停了下来。“这总共是20袋,100斤,我得趁着下班后把这些菜送到20位顾客的家中。”崔超说。
“不仅崔书记帮俺们卖菜,村里其他干部也成了俺的销售员,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打开市场。”申保根说。
这就是崔超,一位干了很多实事儿的驻村第一书记,崔超踏实的作风,无私奉献的公心,赢得了村民们的高度赞扬和热爱! (邢留增)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