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要闻

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时间:2021-09-13 09:28:33 来源:经济日报

  发展数字经济,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在疫情冲击之下稳增长与托底经济的重要考量,也是培育中国数字经济技术优势、培养未来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之举。

  受疫情影响,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仍然不足,下半年稳增长压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理应担重任。另一方面,基建适度超前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客观要求。在技术换道超车的阶段,如能适度超前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就能在新一轮变革中赢得先机,使得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产品得以更好地朝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下一步,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新内涵。“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其中一块就是新基建,建设以数字化基础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另一块则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改造,包括对能源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

  对于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需从技术和经济两个层面上把握“适度超前”。在技术层面上,“适度”是要在考虑当前经济的发展状况下,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路径、商业模式都存在不确定性,需要经历一定的试错阶段,“试错”意味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超前探索,但不能过度过快发展。“超前”是让建设领先于行业,这样其后的应用才能跟上。但也要把握不能太超前,否则应用就有可能跟不上。伴随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等新基建的比重增大和建设加速,应该看到,行业应用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经济层面上,投资、建设和运营新型基础设施的主体将是多元化的,而融资的方式以及政府扮演的角色也会随之变化。“适度”要求投融资保持一定杠杆率和合适负债率,确保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的可持续性。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要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以及比较优势综合考虑,避免出现通过大规模政府投资进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财政投入低效率等问题。“超前”则是要考虑到公共基础设施的普遍特点,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因为随着规模化部署,成本也将越来越低,广阔的5G应用前景将有利于保障投资建设的可持续性。

  有专家表示,新基建中有很多“节点型基础设施”,其投资门槛相对较低,发展前景也被地方看好,容易造成地方和企业一窝蜂地涌入,进而出现投资过热。适度超前推进基建是好事,好事还要办好,一定要防止一拥而上,留下一堆无效投资和烂尾工程。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赵名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