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进行业材质创新需多点发力
□ 本报记者 刘 元
7月上旬,两部门印发《“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记者获悉,此次名录为“以竹代塑”增添了更多应用领域,比如,用竹制高尔夫球钉、竹滑板、竹健身扶杆、竹手柄、竹登山杖、竹棒球棒、竹钓竿等代替运动器材领域相应的塑料制品。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进一步扩容体育器材领域,为竹制品开拓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也是对“以竹代塑”的生动实践。那么体育用品行业目前在竹制材料应用上进展如何?有哪些重点难点?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体育用品行业涌现出了部分竹制产品。今年5月在福建南平举办的竹博会上,就展出了一款竹制举重台及竹制杠铃安置架。其研发团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器材核心使用“竹展平技术”,将圆竹压平,根据竹子不同形态制成宽窄不一的板材,既保留了竹子的韧性,又提升了力学性能,增强了材料的防滑、耐磨、稳定性,有望在今年11月亮相全国运动会赛场。
一家主营滑板制造的企业告诉记者:“我们发现南竹纤维密度高、抗弯强度优越,是理想的滑板制造材料。目前,竹制滑板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是我们的核心产品,年销量达30万块。”
但也有受访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传统滑板或杠铃举重台的主要材料为木头,上述案例严格来说属于‘以竹代木’,而非‘以竹代塑’。竹子的可再生、环保特性契合我国体育产业和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来看,‘以竹代塑’在体育用品方面的应用推广仍然面临一定困难。”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比如钓竿、登山杖这类追求轻量化与性能的装备,现在发展的趋势是碳纤维,竹子暂时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甚至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技术倒退”。上述专家进一步介绍:“说个很现实的情况,在商用、家用健身器材领域,主要在扶手等处使用塑料,即使可以将竹子压碎后做出有圆角的扶手,在外观上也会逊色于塑料,但对于健身器材领域的消费群体——商用健身房和个人消费者,外表的‘高大上’或者与整体家居设计的一致性是影响他们选购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后记者询问了舒华、金陵等多家健身器材企业,得到的回复均为目前并未生产“以竹代塑”相关产品。
另一位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从企业端看,目前竹制材料创新研发还欠火候,对于小企业来说,没有足够的实力搞材质创新;对于有能力的头部企业来说,如果使用竹制材料,意味着几乎全部技术都要推倒重来,而且不一定能像目前的塑料一样成本低、效果好,应用广泛,不是很现实。“在体育用品领域,‘以竹代塑’仍然面临科技研发水平属于初级阶段,行业规范不够健全,竹制品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不够高,绿色低碳理念仍未形成等问题。”
体育行业“以竹代塑”只是竹材工业化利用的实践之一。未来,如何响应国家政策,让竹制产品投入更多行业的生产和使用?全国人大代表汪玉成提出建议,从国家、社会层面多措并举,加速实现“以竹代塑”。汪玉成建议:“在生产研发环节,推动国家级竹产业研究院、全国各大林业高校科研中心等聚焦‘代塑’产业,持续研发务实管用的‘代塑’产品,要大力鼓励全国林业龙头企业,承接‘代塑’产品试验;在政策支持层面,进一步优化有关奖补政策,按照‘代塑’程度及企业承担社会降碳责任履行情况,在要素供给上予以政策倾斜;在市场消费层面,支持区域一体化地区联合落实‘以竹代塑’倡议,如长三角、珠三角等相对发达地区联动倡议。”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