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标志着“反内卷”上升到国家层面。今年7月份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会议推动“反内卷”进一步升温。“反内卷”已经形成产业共识和大潮流,不仅为制造业带来新变革,也对消费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将改变消费领域的生态,为消费带来全新气象。
近年来,“内卷”成为频繁出现的热词,它代表各行业过度竞争的现象。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采取低价策略,甚至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内卷”不仅损害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更对整个产业生态造成了破坏,其削弱了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阻碍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因此“反内卷”成为了企业共同的呼声。
“内卷”不仅危害制造业,其对消费领域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在“内卷”的环境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采取低质低价、偷工减料等手段,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质量不过关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甚至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同时,“内卷”还导致了售后服务的缺失,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往往难以享受到应有的售后服务保障,加剧了消费纠纷的发生,这不仅损害了消费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也阻碍了消费需求释放。
因此,“反内卷”不仅有利于制造业良性发展,更利好消费市场和消费者。只有企业和商家有了合理的利润空间,才能摆脱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合理的利润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完善售后服务的基础。当企业不再为生存而挣扎时,将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和服务优化上,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将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和消费需求的释放。
在“反内卷”的浪潮下,可以预见,消费领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一方面,低质低价、恶性竞争的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环境被净化;另一方面,消费者将能够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反内卷”的推动下,企业将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