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要闻

“护眼本”成“伤眼本”?专家:按国标选择作业本

时间:2025-07-16 10:31:49 来源:消费日报网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早发、高发、低龄化趋势。近视逐渐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何预防近视发生、控制近视发展,也影响着家长对孩子学习用品的消费选择。

  近日,有媒体报道,原本“护眼”的作业本却成了“伤眼本”。记者对中小学生常用的课业簿册即作业本开展调查,随机网购了五十余款相关产品, 其中多数印有“防近视”字样,送往第三方检测发现,三成产品的内芯纸张D65亮度、D65荧光亮度存在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等情况,部分产品D65荧光亮度超标严重。不合格的指标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用眼?家长该怎样选择?

  护眼“神器”竟是伤眼陷阱

  “防近视”作业本近年来迅速走红,成为文具市场的热销产品。

  家长巫先生说:“我平时买的时候,就盯着那种纸是米黄色的产品,看着没那么刺眼,还有包装上写了‘无荧光剂’‘保护认证’的,我感觉这样应该靠谱些。”

  商家宣称能缓解视疲劳、预防近视的作业本,究竟是否为科学护眼的新选择?家长周先生这样理解这类产品的原理:“我一直以为纸张颜色淡一点,反光没那么厉害,孩子看久了眼睛没那么累。但要说这个产品的可信度,我心里其实也打鼓。有一次买到的本子特别薄,一写字就透到背面,稻草都在里面,也不知道是不是打着‘护眼’的旗号偷工减料。作为家长,我希望能有个靠谱的标准。”

  对于学生常用的作业本和考卷等是否“护眼”,国家其实有相应的标准。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GB 40070—2021)明确要求:课业簿册(除图画簿和毛笔书法簿外)、考试试卷的D65亮度应不小于55.0%,且不大于85.0%;D65荧光亮度不大于5.0%。D65亮度、D65荧光亮度超标,均会对儿童青少年的视力有较大影响,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过强的荧光亮度会加重儿童青少年的视疲劳。

  国家纸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学术带头人、纸品部部长陈春霞说:“纸张D65亮度,也就是通常说的纸张的白度,是在D65光源照射下按标准方法测试得到的反射率。一般来说,纸张白度越高,反射率越大,对视觉刺激越强,对儿童青少年视力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也会比较明显;当然,如果纸张白度过低,也会使阅读变得困难,进而影响视力。”

  单纯靠“护眼本”防控近视不科学

  目前,一些家长关注儿童青少年防近视相关知识,了解到纸张太白、太亮有可能伤眼,便开始推崇由颜色偏黄的纸张制成的作业本等产品。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贺婷提示,目前尚无相关研究表明某种作业本的纸张有明确的护眼功效,家长更多能做到的,其实是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明确的技术要求,避免选择伤眼的课业簿册产品。

  然而,国家强制性标准里的明文规定,在现实中似乎并未成为企业的刚性约束。据媒体报道,多家作业本制品厂、印刷厂家人士都直言不讳,表示“防近视”只是营销噱头,实际生产中根本不做区分,没有出厂报告,也不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也就是说,“防近视”字样有可能只是企业想印就印的广告语。

  刘贺婷说:“单纯靠‘护眼作业本’防控近视肯定是不科学的,还是推荐大家多做户外活动;其次,写作业的时候要有‘双光源’,即书房里有一个顶灯、桌子上放一个台灯;还建议大家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这种标准的读写姿势,看书、写字不要连续‘作战’。注意保持这些平时综合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才能起到护眼的作用。”

  此外,有专家表示,“伤眼本”穿着“护眼本”的马甲明目张胆地售卖,说明市场监管这道防线失守了。对此,监管部门应对纸厂、印刷厂增加检查力度和抽检频次,如果发现不合格产品,应及时予以罚款、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并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制度,完善监管,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共同守护孩子的视力。

  (综 合)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