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消费者在选购罐头。
□ 本报记者 闫 利 文/摄
又是一年桃子成熟季,6月以来,各品种的桃子纷纷上市,在让消费者大饱口福的同时,安徽砀山、山东平邑等地的生鲜桃还摇身变成桃罐头,远销美国、日本等国。
为促进我国桃罐头加工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确保今年产季原料收购平稳,罐头加工有序,日前,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在江苏徐州举办“2025年桃罐头产季信息交流暨市场分析会”。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理事长刘有千指出,2025年我国桃罐头加工行业面临“内外双压”与“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尽管当前桃罐头产业面临短期阵痛,但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持续升级的加工技术,只要全行业以“质量为根、创新为翼”,在原料端稳根基、市场端破困局、国际竞争中树品牌,必能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高话语权、高可持续性”转型,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增长”的跨越。
“我国桃罐头主要采用黄桃和白桃两种原料,其中加工用黄桃原料占比超80%,主要集中在安徽砀山、山东平邑、辽宁瓦房店、江苏连云港和湖北枣阳等地区。”刘有千介绍,主产区(如砀山、平邑)受天气、基建等因素影响略有减产,但全国加工用桃种植面积近50万亩、产量80余万吨的基本面未变,原料供需总体可控。企业基于库存压力和市场观望情绪,生产积极性普遍偏低,预计本年度原料价格受供需关系制约保持相对平稳,但冻桃瓣储备量同比增加,企业应对市场波动需采取灵活性策略。
记者从中国罐头工业协会获悉,2024年我国果蔬罐头共出口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各类果蔬罐头合计285.07万吨,与上一年基本持平;桃罐头出口量17.33万吨,同比增长13.58%,但出口额仅2.1亿美元,量增价减特征凸显国际市场价格竞争白热化。2025年1—4月桃罐头出口量、额双降,分别减少4.03%和14.11%,需警惕贸易壁垒升级。
刘有千表示,当前,国际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桃罐头主要生产国呈现“产量调整与结构性竞争”特点。我国凭借原料基地集中化(黄桃占比超80%)和加工技术成熟度,仍稳居全球出口前三,但需应对“低价倾销”的国际负面认知。此外,2024年我国桃罐头生产总量约72.3万吨,同比减少4.24%,传统商超渠道增长乏力,但折扣店等下沉市场增长显著。行业生态受黄桃罐头热潮后遗留问题冲击,非专业经销商低价倾销劣质产品,导致价格体系混乱、消费者信任度下降,加剧了市场内卷,但经过去年以来洗牌,预计今年将会有所好转。
面对“内外双压”与“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刘有千认为,桃罐头加工生产和贸易要从原料端、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产业升级四方面入手破局。在原料端要构建稳定供应链,强化质量把控,理性调控原料采购,推动原料品种改良与标准化,提升原料一致性和出成率。面对国内市场要破局消费疲软,重塑渠道生态,激活多元消费场景。在国际市场中要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提升议价能力,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实时跟踪主要市场的关税政策,在世界水果加工组织会议中推动建立全球桃罐头贸易协调机制,反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行为。在产业升级方面要加快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推广数字化加工设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包装材料革新。
“2025年,我国罐头产业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我们将继续强化协会职能,凝聚发展合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借助第十六届世界水果加工大会(CANCON16)在京举办契机,组织企业与国际买家、行业组织面对面洽谈,同步发布有关全球倡议,传递‘高质量、负责任’的中国罐头产业形象。”刘有千说。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