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要闻

从“捏泥巴”到“烧玻璃”

DIY热潮助力景德镇文旅升级

时间:2025-07-29 10:34:37 来源:消费日报网

screenshot-1753753453152.png

  本报记者 于 芳 □ 王琦琛

  今年以来,景德镇的旅游热度持续升温。不靠名胜古迹,不靠流量IP,这座千年瓷都正通过一场“人人都能动手”的手工热潮,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新文旅目的地。从拉胚、画釉、烧制,到吹玻璃、刻素胚,DIY不仅刷新了游客对景德镇的想象,也让“动手做”成为文旅消费的新主角。

  动手做陶瓷

  从游客到创作者

  “20块钱一小时的烧玻璃太上头了,原本只想玩一下,结果一连烧了四天。”今年5月,刚刚结束研究生课程的艺术生Claire在小红书上分享了她的“景德镇陶艺沉浸式之旅”。她的这条图文笔记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没有参观路线、没有导游旗帜,只有一排排的素胚、颜料、工具和热腾腾的烧制窑炉。

  景德镇,这座千年陶都,如今正以“动手制作”的方式重新吸引年轻人。与过去以工艺参观为主的“看陶瓷”不同,如今来景德镇的游客,更热衷于“做陶瓷”。在老厂、三宝村、陶阳新村一带,“拉胚+上色+烧制”的体验套餐随处可见。许多店铺推出“69元包两件成品”的陶艺套餐、“39元一小时吹玻璃”的体验课程,提供“不限时拉胚、免费上色、老师全程带做”等服务,性价比极高。

  “我们就是冲着能自己做来的。”“95后”游客宋女士和三位朋友早早订下民宿,提前在小红书上搜集釉下彩技法、素胚购买渠道、公共窑收费标准,几天下来,她们在老厂画了十几件杯盘碗碟,“虽然不是每一件都完美,但这个过程真的比买成品有趣多了。”

  不仅是艺术生、插画师、设计博主,越来越多的普通游客也加入这场“陶艺热”:有人沉迷素胚彩绘,有人尝试玻璃塑形,有人专攻雕刻刻刀……开窑的瞬间仿佛开盲盒,一件件亲手打造的作品不仅记录下旅行的回忆,也点燃了创作的成就感。

  沉浸式体验

  从“打卡”到驻留

  从走马观花到驻足创作,从“打卡式消费”到深度参与,沉浸式体验正推动景德镇迈向更沉浸、更专业的文旅模式。

  在景德镇老厂,从挑选素胚、配釉、操作窑炉,到烧好寄送,整个流程高度专业化。这种“全流程参与”的归属感与成就感,是吸引大量游客的核心。部分烧玻璃体验店内,更出现了“十小时包日”“连烧四天”的现象。顾客围炉而坐,手执镊子、吹管,练习冷接、塑形等基础工艺,工作人员则会在关键时刻及时协助,既提供足够自由,又保证最终成品质量。

  “现在最火的是既能捏泥巴又能烧玻璃的套餐。”三宝村一位陶艺体验店的店主告诉记者,“我们这边的拉胚不限时、上色免费、25色釉下彩随便用。还有玻璃体验一小时39块,吹玻璃杯只要88块,价格透明,绝无二次收费。”店家表示,店内所有师傅均为签约老师傅,指导细致耐心,确保每一位“新手创作者”都能带走成品。

  专家指出,景德镇拥有完整的釉下彩绘产业链,从素坯、原料、工具到烧窑、包装,一应俱全。因此,哪怕是零基础游客,也能在这里快速融入、收获创作体验。正是这种全链条的支持,激发了文旅深度融合的可能。随着热度攀升,各类“DIY攻略”“创作心得”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层出不穷,围绕素胚购买、釉色搭配、公共窑预约等经验分享,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圈层文化。从美术生到上班族,从年轻情侣到亲子家庭,景德镇的手作项目正不断打破人群边界,吸引更多消费者前往。

  “一块泥带动一座城”

  文旅与产业深度融合

  DIY体验带动文旅发展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景德镇产业生态的转型与升级。当前,景德镇正通过实施“陶瓷+”与“+陶瓷”双向融合战略,加快推进文旅产业向高附加值、高品质方向升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文旅要素,推动陶瓷文化、创意设计、现代旅游、会展服务等多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一批具备标杆效应的产业集群和品牌项目。

  “一个愿意花300块玩一天陶瓷的年轻人,通常会为体验本地饮食、购买文创、选择品质民宿买单。”景德镇陶瓷大学文旅研究所副教授李钧分析道,“陶艺、烧玻璃、釉下彩这些低门槛高参与的项目,正在从单纯的文旅消费,逐步嵌入城市产业结构。”

  据景德镇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2025年“五一”假期,景德镇珠山区接待游客29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3亿元。其中DIY类体验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0%,陶艺工作坊、玻璃体验店的复购率与入住率同步走高,景德镇的文旅“长尾效应”正逐渐显现。

  围绕这一热潮,景德镇快速催生出一批新兴业态,定制烧窑、电商打包、陶瓷包装设计、主题民宿、创作营地等竞相发展。原本聚焦批发交易的“老厂”片区,逐渐转型为创作园区与青年文化集聚地,城市空间与文创产业之间的联动也更加紧密。

  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在加速推进。多个创作区新增公共烧窑点、自提柜、釉料供应点,不少民宿设置陶艺桌、储物架,满足游客“多次往返+长期驻留”的创作节奏。为缓解旺季烧制压力,部分店铺与窑房合作上线“分批预约上窑”机制,同时,夜间市集、夜烧体验等新玩法也在拓展消费时段,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与此同时,发展过程中的压力与短板也不容忽视。部分游客反映体验空间空调不足、外卖难送达、夜间餐饮选择有限等问题,反映出基础配套与高强度客流之间仍存在供需失衡。行业人士指出,景德镇需要从“网红爆款”运营走向系统性的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完善体验标准、加强师资培养、优化公共服务等方式,夯实沉浸式文旅的支撑基础,提升整体承载力和口碑稳定性。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厉亦平指出,沉浸式文旅的核心,不在于一两项体验的“火”,而在于能否构建起稳定、专业、可持续的产业体系。要让游客留下来、愿意来、愿意再来,文旅产品需不断在内容上深挖文化、在形式上突出创新、在服务上体现专业,以“热度”带动“高度”,以“流量”沉淀“留量”。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志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