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要闻

消费时评丨清除数据隐忧 护航二手电子产品交易

时间:2025-07-17 10:38:25 来源:消费日报网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网信办”)7月14日消息称,该部门已组织完成《数据安全技术电子产品信息清除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一方面,标准对电子产品信息清除技术方法提出规范;另一方面,标准引导二手电子产品经销企业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将对防范二手电子产品交易中个人信息泄露起到规范作用,促进二手电子产品交易行业发展。

  二手电子产品交易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统计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09亿台,同比增长5%。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国,2024年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规模为6450.2亿元,同比增长17.56%。然而,这片繁荣景象背后,数据泄露的阴影始终如影随形。仅以苹果手机为例,数据显示,全球每年5000万台旧苹果手机中,仅23%被安全销毁数据,其余面临隐私泄露风险。个人信息泄露的阴影,正如悬于二手电子市场头顶的“利刃”,随时可能斩断消费者信任与行业增长的纽带。

  当消费者将闲置手机、电脑送入二手市场时,往往面临两难抉择:彻底清除数据可能影响设备残值,简单恢复出厂设置又恐隐私泄露。一项针对70多名在一线城市生活的白领的调研显示,超九成被调查者不愿出售旧手机。他们要么留存备用,要么物理销毁,认为没有必要冒隐私泄露的风险去出售。与此同时,根据行业估算,“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将达到60亿部,二手手机潜藏价值将超6000亿元。

  尽管《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数据安全划定红线,但二手电子产品领域长期缺乏可操作的技术规范。由于缺乏统一清除标准,二手商普遍采用“物理删除+简单覆盖”的原始方法,产品数据可恢复率居高不下。这种“野蛮生长”状态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导致行业陷入恶性循环——正规企业因合规成本高企难以竞争,非法商贩却通过数据贩卖牟取暴利。

  此次中央网信办发布的《数据安全技术电子产品信息清除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三大原则直击行业痛点。一是通用性,电子产品厂商和电子产品回收经营者均可依据该标准开展电子产品信息清除功能设计与电子产品回收信息清除工作。二是可行性,确保标准中技术要求可验证、可操作。为此,标准编制过程中与科研机构、相关企业、专家进行了多轮研讨。三是符合性,考虑与法规、信息安全国家标准的衔接,使标准符合目前国民经济统计、监管和立法需要。

  数据显示,超过54.2%的手机因技术迭代快、回收价格低及隐私泄露担忧等原因,被长期封存于家庭抽屉中。根据测算,若二手电子产品通过合规数据清除认证,消费者购买意愿可大大提升,设备残值也会相应增加。

  更值得期待的是,标准将推动行业向“数据清除服务”延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数据擦除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2.81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4.4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38%。

  当安全成为二手电子市场的“标配”,当每一部旧手机都能带着“数据清白”重获新生,这场由强制性标准引发的变革,终将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消费者而言,这不仅是隐私权的胜利,更是对绿色消费理念的生动实践;对行业来说,唯有以安全为基,方能在万亿级市场中行稳致远。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