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要闻

去年我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

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进入加速期

时间:2025-07-03 10:42:20 来源:消费日报网

screenshot-1751506630877.png

  图为一家顺丰速运网点内堆放的可循环中转箱,这种包装箱可以多次回收使用。

  在刚刚过去的“618”电商购物节,海量快递包裹经历了全国穿梭之旅。与往年不同,许多消费者惊喜地发现,如今的快递包装已悄然“变绿”——胶带变窄了,纸箱变薄了,还出现了可循环使用的快递箱。这一变化的背后,是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此次修改新增“快递包装”章节,明确要求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鼓励企业和寄件人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可以说,一场快递包装的绿色变革正在全面开启。目前,快递包装治理有哪些成效?行业绿色转型如何深入?

  绿色化正重新定义“拆箱”意义

  “今年‘618’电商购物节,我在网上购买了不少商品。我发现,快递包装设计更加简约,我购买的生鲜产品的快递箱也是可循环使用的。”家住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恒昌阳光里小区的居民周宝军说。

  与周宝军一样,今年“618”电商购物节过后,不少消费者都对快递包装有了新看法。在北京市工作的曾先生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拆箱”经历,“以往买完东西后,最烦的就是打开层层叠叠的快递包装,有时手边没有剪刀,越拆胶带越厌烦,收快递的喜悦也消磨殆尽。这次电商购物节我买了不少东西,但明显感觉到纸箱的包装好拆了,有的都没有用胶带缠绕,还可以循环利用。”

  在全国各地的快递网点,“绿色”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月18日,在上海市静安区的一个京东物流营业部内,快递员李师傅正忙着卸车派件。他指着车上一批青绿色快递箱说,这种可循环的快递箱叫“青流箱”,一些小型家电、日用品都能用它包装。“这箱子是硬塑料做的,还有提手,可结实了。开口处用魔术贴密封,正常情况下能循环用很多次。以前用纸箱,一个包裹得用三四层胶带,现在用这箱子,不用胶带,还防水,能省不少事儿。”李师傅说。

  6月25日,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宿迁市分公司城区寄递事业部宿城揽投部,放置着废弃包装物回收箱,回收箱内有可循环快递箱、生物降解包装袋等。据揽投部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会把从快递驿站回收来的包装材料进行清洁和整理,在后续寄递业务中循环使用。此外,他们对符合寄递条件的商品直接进行原装贴单发货,减少不必要的二次包装。

  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镇樱桃市场,顺丰速运揽收点前果农络绎不绝。与往年泡沫箱、冰袋、胶带层层包裹的景象不同,今年樱桃有了轻巧“新装”——仅30克重的丰调箱。这种由顺丰联合清华大学研发的自发式气调保鲜箱,通过箱体气阀自动调节气体浓度,仅需搭配吸水纸即可替代传统冰袋,实现“无冰运输”。初步测算,单个2.5公斤的樱桃包裹因此减重1公斤,物流成本降低30%。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协同发力促使企业主动调整经营策略,从源头减量向全链条闭环管理升级。

  全链条发力是实现标本兼治的关键

  在生产环节,企业利用回收废纸生产包装箱,实现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的双赢;在仓储配送环节,智能化升级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能耗。绿色包装与智慧物流的实践,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商家通过使用减量化和循环包装降低了成本,消费者也享受到了更加环保的快递服务。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智能装箱技术让包装耗材减量20%。今年,国家邮政局将多维度推进行业包装绿色治理,大力推广原装直发,推动同城快递使用可循环包装比例提升到10%。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环保包装相关企业超10.9万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环保包装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四个省市数量总和超过5.7万余家,占企业总数的52.1%。

  快递业普遍追求更“快”,为何现在要追求更“绿”?

  一组数据可说明白——据《2021—2030中国快递业绿色包装碳减排潜力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快递包装的碳排放总量达2395.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若要抵消,需要种植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土地面积的树木。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虽然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如绿色包装成本高,导致电商源头企业采购使用的意愿较低;消费者使用习惯还未全面普及等。

  “快递废弃包装主要由商品包装、电商包装和寄递服务包装等混合构成。”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环保中心)副主任朱丽表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涉及生产、使用、回收、处置等多环节和多个部门,全链条共同发力是实现标本兼治的关键。《快递暂行条例》的修订明确了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相关主体责任,以及强制性标准实施的责任主体和监督措施。锚定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目标,快递包装正在从源头“改头换面”。下一步,国家邮政局将推进快递包装系列标准和政策落地,引导快递包装产品、技术和模式创新,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综 合)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志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