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乡村定向系列赛事在北京密云圆满举办,这场赛事吸引了近500名来自京津冀地区的运动员和定向运动爱好者踊跃参与。选手们穿梭在金叵罗村的田园与小道间,感受着乡土魅力。据悉,金叵罗村是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近些年通过定向运动等体育赛事实现“体育引流、产业增值”的良性循环。密云区体育局数据显示,在各项体育赛事期间,当地民宿入住率超95%,农产品销售额也大幅增长,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范例。
近年来,从贵州“村BA”“村超”的火爆,到如今密云乡村定向赛的举行,这些现象表明,体育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吸引大量消费者纷至沓来,带动乡村旅游、餐饮等产业的蓬勃发展,进而促进农民增收。如贵州“村BA”“村超”的举办,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直接带动了消费。相关数据显示,榕江县“村超”自开赛至总决赛期间,吸引游客338.42万人次,带动引流到周边县市游客176.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34亿元,同比增长164.05%。湖北浠水第二届乡村铁人三项公开赛,以“水库游泳+旅游路骑行+乡村跑”的特色赛道,吸引了全国10余省市400名选手参赛。赛场外,98家涉农企业展销200余种农产品,赛事期间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580万元,同比增长230%,实现了“办一场赛、兴一串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愿景。这些赛事不仅为乡村带来了人气和财气,更成为乡村特色产业展示的窗口,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体育活动的开展,为乡村治理带来新气象。在湖北浠水乡村铁人三项公开赛中,设置了职工3选1体验赛,带动了千余名本地群众参与其中,还招募500名村民担任志愿者,村民们自发组成“文明劝导队”“生态护卫队”,赛事期间积极清理垃圾、维护田园景观。这种模式,增强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提升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的积极性。在浙江诸暨,村民们围绕篮球比赛自行组织的啦啦队,以及提供的餐饮服务和精神支持,在解决乡村治理问题上发挥出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邻里和睦、乡村和美。
体育,更是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各地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举办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如湖南汨罗的龙舟赛、广西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将体育与文化有机融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体育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贵州台盘的“村BA”,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嵌入赛事解说、宣传标语和画册设计中,游客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熏陶,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文明建设。
当然,在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相关报道指出,部分乡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建成之后疏于管护,导致有的健身器材“超期服役”“缺胳膊少腿”。此外,专业体育人才匮乏,赛事活动的组织和运营水平不高,体旅融合发展还不够深入也亟待解决。
为了让体育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我们需要多方发力。政府应加大对乡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建立长效的维护管理机制,确保体育设施能够长期、有效地服务村民。同时要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构建完善的乡村体育健身网络,培育一支热爱体育事业、愿意投身乡村振兴的本土人才队伍。各地应立足乡村资源优势,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体育赛事活动,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体育,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未来,期待体育在乡村的舞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广大农民在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王紫茜)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