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要闻

二〇二五中国国际消费论坛举办 跨界融合成推动国际消费新引擎

时间:2025-09-16 10:52:02 来源:消费日报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琦琛

  跨界融合正在成为推动新消费的重要引擎,这一趋势在9月10日举办的2025国际消费大会上得到了广泛共识。本次大会作为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会议之一,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等主办,部分行业协会及媒体单位协办,汇聚政、商、学、媒多方力量,围绕国际消费生态共振、行业趋势与跨界资源整合展开深入讨论。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跨界融合不仅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更是释放消费潜力的核心引擎。中国消费正在迈向新质增长时代,跨界融合、多元业态、制度保障和创新平台共同构建了新消费发展的生态体系,其模式、经验和理念也为全球消费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跨界融合驱动国际消费共振

  随着传统消费模式正向多元化、全球化转型,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加速行业变革,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为全球市场带来新的竞争力。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以文旅、体育、商业、金融等多领域的模式创新为例表示,从文化演出、体育赛事到商业零售,每一次的跨界尝试都在为全球消费市场注入活力。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在发言中指出:“当前,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界限正在消融。跨界融合在商业模式创新、国际合作和提升市场竞争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姜增伟建议,企业应整合产业链与供应链,抓住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及银发消费等新兴机遇,推动全球服务贸易的开放与协作。

  国际视角也强化了这一趋势。世界贸易中心协会执行总裁Crystal Edn表示,中国在全球消费与贸易格局中占据显著地位,而多样化、包容性和协同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秘鲁驻华使馆一等秘书弗朗西斯科·加西亚则强调,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正在重塑全球消费格局,中秘合作将重点推进绿色技术、数字经济及旅游领域,这为跨境消费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实际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消费共振虽带来市场、技术和文化三重机遇,但也面临经济不确定性、竞争加剧以及产业升级滞后的挑战。对此,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在发言中建议,应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营销、大型活动举办、财政支持以及便利化服务等方面优化营商环境,为跨界融合提供硬件与软环境支撑,从而释放消费潜力,推动国际消费共振形成新的增长动能。

  多元融合丰富消费体验

  跨界融合的另一核心是多元融合和年轻群体的参与。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交织发展,年轻消费者对文化、娱乐、互动和个性化体验的需求日益凸显。捷克驻华商务参赞亚当·库普卡指出,文化与产品结合在年轻消费中尤为重要。他表示:“未来可以通过‘消费+文化’模式,将高端制造与创意产业融合,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文化体验。”

  国内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王府井集团通过喜悦购物中心的二次元文化尝试、友谊商店和燕莎友谊商城将历史与现代元素结合,打造独具辨识度的消费场景,实现传统零售向创新模式的转型。上海百联集团打造的百联ZX次元主题商业实践,则通过漫画、动漫、游戏和小说元素打造沉浸式空间,不仅吸引小众圈层,也带动大众市场。自开业以来,该空间累计客流突破2000万人次,线上曝光超过3亿,会员数达50万人。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章毅表示:“通过高鲜明主题、沉浸体验、多元供应链和首发经济策略,小众圈层能够带动大众市场,同时推动内容共创和国创孵化。”

  在国际品牌与本土企业的合作中,跨界融合展现出更为深度和多元的价值。斯里兰卡驻华使馆三秘Tharanga Abeysekara指出,旅游、红茶和蓝宝石等特色产品在中国市场颇受欢迎,高品质和独特文化资源正在成为新消费的重要吸引力;ISPO中国负责人庞丹以体育及户外品牌为例指出,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理解消费者画像、渠道模式及文化融合,通过创新体验、多元融合和互动参与,品牌能够提升国际化水平,升级消费场景,并为全国范围内的新消费模式复制推广提供可行经验。

  创新平台提供制度保障

  在跨界融合的实践中,制度和政策保障同样不可或缺。北京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其探索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经验。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吴凤武发布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年度发展报告》显示,全国已建成便民生活圈5188个,服务约1.18亿居民,居民满意度达到93%。报告指出,通过优化服务覆盖和提升便利化水平,不仅改善民生体验,也推动绿色消费和就业增长,为新消费模式提供坚实基础。

  多项创新平台和战略合作的启动,进一步强化了跨界融合的制度保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和“北京文商旅体跨界合作信息发布平台”亮相,为企业提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及高效对接空间。“国际服务联盟联席工作机制”的启动、中国银行发布提振消费的十项举措并与北京市商业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则为国际消费合作提供制度和金融双重支撑。

  这些举措表明,国际化的跨界融合不仅依赖企业创新,更需要政策、金融与制度的全方位支撑。正如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所言:“通过协同创新,消费不仅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也能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感。”可以预见,中国消费正在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跨界、跨境、跨领域的深度融合正形成新的市场格局,使消费不仅成为经济的“压舱石”,也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国际合作与民生福祉的重要引擎。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