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山东省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本报记者 李希平 □ 李开元
今年“五一”假期,山东省临沂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成绩单:接待游客696.3万人次,旅游收入47.3亿元,同比增幅双双突破10%。在文旅市场加速复苏的背景下,这座“商贸之都”如何实现人气与消费的双重爆发?记者近日对话山东省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探寻临沂市文旅以创新供给激活消费新动能的实践路径。
政策活水精准灌溉
记者:临沂市文旅消费逆势增长的底层支撑是什么?
高思圣:我们打出“政策+资金+场景”组合拳。市县两级设立1020万元旅游团队奖励、市级设立100万元宣传专项资金,针对低空飞行、VR/AR等新业态设置奖励。联动126家企业,推出“齐鲁1号”旅游专列专属优惠,其中53家景区首道门票免票或打折,25家星级酒店让利促销。
今年上半年,消费券成为关键杠杆——200万元惠民消费券直接撬动消费2000万元,带动综合消费近3亿元。政策活水精准灌溉,让企业敢投入,游客得实惠。
“科技+创意”打破景区同质化
记者:如何破解传统景区同质化困局?
高思圣:用“科技+创意”重构体验场景。“五一”假期,临沂市推出4000余场文旅活动,其中颛臾王祭山、天蒙景区NPC剧本杀等创新项目让山水“活”起来。“水韵琅琊”单日观看人数突破10万人次,《国秀·琅琊》40场演出场场爆满。
最引人瞩目的是跨界混搭实验:醉东风田园艺术中心的“机器狗战队”与元宇宙交互、红石寨崖壁飞车挑战重力、新琅琊街区千架无人机编队星空秀……这些项目让临沂市跻身全国小城旅游热度TOP10。端午假期热度持续,蒸汽朋克艺术首演、龙舟竞渡等新IP接力登场。
多方协作破解产业割裂
记者:“体文旅”“展文旅”等新提法如何落地?
高思圣:这是破解产业割裂的关键布局。今年临沂市已举办大型品牌赛事55场次,各类群众赛事1000余场次,吸引市外参赛观赛17万人次,带动“吃住行游购娱”消费3.5亿元;97场展会接待观众134.4万人次,拉动消费超过10亿元。
更具创新性的是“城文旅”融合——临沂技师学院嘉年华、汽摩文旅周等活动把校园、商城变成旅游场景。“商文旅”组织开展“百家媒体、旅行社进商城”“千名导游进商城”“外商进商城”等特色活动,半年引流60万人次,让专业批发市场变身网红打卡地。
重大项目拉动二次消费
记者:重大项目对消费提振的作用如何体现?
高思圣:我们正积极“点靓沂河、激活蒙山、突破全域”。琅琊古城二期、华昌文旅综合体在省文旅大会签约;临沂极地海洋王国等新项目开放即引爆客流;蒙童胜境主体已经基本完工,150家商户入驻。特别是《东高庄:一个乡村的中国叙事》等实景演艺,将沂蒙精神转化为沉浸式体验。这些项目不仅创造就业,更重构消费链条——游客停留时间大幅跃升,二次消费占比提高至35%。
从“流量”到“留量”的跃升之路
记者:全年千亿旅游收入目标如何实现?
高思圣:三管齐下。一是深化“1+7”文旅融合。创新提升红色文旅,发挥红色文旅引领作用,深化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总结提炼融合发展模式。持续做强“康文旅”“城文旅”“体文旅”“农文旅”“商文旅”“展文旅”“工文旅”推动融合协同发展。下半年打造提升10个以上乡村旅游片区,“体文旅”赛事超百场,让消费场景无处不在。二是攻坚重大项目。加速琅琊勇士公园等在建项目,推动蒙童胜境开业,打造临沂文旅新地标。三是创新营销矩阵。延续“文旅临沂”32亿次播放量的成功经验,用好“文旅临沂”新媒体矩阵,开展“沂蒙四季”创意营销。借力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以宣传带动人气,以推广促进消费。目标很明确:让“红色沂蒙”升级为“多彩临沂”,从过境地变为目的地。
当沂蒙山天蒙景区上演NPC真人剧本杀,当批发市场涌入旅行团,当龙舟赛与蒸汽朋克同框……临沂市正以惊人的包容力重构文旅基因。数据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思维之变:这里没有守着“沂蒙精神”的金字招牌故步自封,而是将红色基因植入科技、商业、体育的新土壤。从革命老区到消费新城,临沂市的破局之路才刚刚启航。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