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要闻

2025年全球跨境物流市场规模将接近20万亿元

谋求新突破 快递企业加速布局全球市场

时间:2025-08-28 11:04:24 来源:中国商报

  近日,多家快递上市公司披露的7月份快递业务主要经营数据显示,行业整体呈现“量增价跌”特征。在国内快递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具备实力的快递企业将发展目光投向了更多增量和更高利润的国际市场。面对近20万亿元的巨大市场,中国快递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

  快递市场竞争激烈

  快递物流连接千城百业、联通线上线下、融入生产环节、嵌入消费场景,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20.5亿件,同比增长18.7%。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快递服务行业全景调研与数字化转型战略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业务量将突破2500亿件,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8%—10%,市场规模突破2.8万亿元。

  今年以来,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快递企业持续在提升服务质效方面发力,目前已逐步拓展航空运输、陆空运输专线、高铁快运等寄递综合运输方式,服务时效持续改善,更多地区被纳入“次日达”服务圈。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如顺丰的“无人机+航空货运”协同接驳技术,使深山脆李能在不到24小时内跨越上千公里,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鲜美;中通无人车在多地规模化应用,监管的无人车实际行驶总里程已突破100万公里;京东推出新一代智能配送车,最大载重1000公斤、续航160公里,配送效率再上新台阶。

  需要注意的是,快递企业“量增价跌”问题仍尤为突出。8月19日,多家A股快递上市公司披露的7月快递业务主要经营数据显示,7月快递业务收入普遍实现同比增长,但单票收入持续下降。

  具体来看,7月,顺丰实现营收248.47亿元,同比增长9.95%,其中速运业务营收达到186.57亿元、同比增加14.97%,速运业务量达到13.77亿票、同比增加33.69%,单票收入为13.55元、同比下滑14.02%。圆通快递产品收入达到53.71亿元,同比增长12.08%;业务完成量为25.83亿票,同比增长20.79%;快递产品单票收入为2.08元,同比下降7.20%。韵达实现快递服务业务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3.75%;完成业务量21.62亿票,同比增长7.56%;快递服务单票收入1.91元,同比下降3.54%。申通快递服务业务收入42.87亿元,同比增长9.95%;完成业务量21.81亿票,同比增长11.92%;快递服务单票收入1.97元,同比下降1.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一是顺丰实现业务量增速领跑,圆通增速继续领先韵达与申通,行业显示出强者愈强的竞争格局。二是上述4家企业快递业务收入普遍增长,而单票收入持续下降,“量增价跌”成为快递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构建良性发展格局

  不断下探的单票价格背后,是快递行业深陷的“低价换量”内卷式竞争。业内人士表示,低价竞争已导致行业陷入“利润为负—品质下降—消费者流失”的恶性循环,基层网点为维持生存,不得不削减人力、简化操作流程,直接导致快递破损率上升、配送延误、投诉率飙升,这种模式已严重威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上半年,快递行业价格竞争非常激烈。“当前,快递行业正全面迈入既要规模又要利润的新阶段,快递行业要想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定是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一定是用服务品质去赢得市场。”专家表示。

  实际上,自今年7月以来,快递行业“反内卷”政策信号密集释放。

  7月8日,国家邮政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邮政快递领域市场制度规则,反对“内卷式”竞争。7月20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规范快递市场竞争秩序的提示函》,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行为,并将此纳入企业信用评价。7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就依法依规治理“内卷式”竞争,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座谈交流。

  北京、福建等多地快递行业协会纷纷呼吁依法依规治理低价无序竞争。近来,“快递第一大省”广东在全国拉开调价大幕,将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单票均价涨至1.4元以上;浙江义乌将快递底价从1.1元上调至1.2元。这是继2021年后,快递行业又一次全国性的涨价潮,而这一系列动作,都指向了快递行业的反对“内卷式”竞争。

  此外,头部企业也积极调整策略。申通快递明确“体验优先、协同增效”战略,彻底摒弃价格战;圆通、韵达7月单票收入同比降幅收窄至7.2%、3.5%,价格竞争趋缓。在政策引导下,企业资源向技术研发、服务优化倾斜,如顺丰加码物流无人车应用,申通优化末端网点稳定性,行业逐步从恶性竞争转向良性提质。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物流分会副秘书长解筱文表示,目前来看,快递行业营收增长但毛利率承压、单票收入下跌,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预计一年至两年内,头部企业将加快转向服务与效率竞争,这将带动行业毛利率回升,从而有望形成良性发展格局。

  加速抢占全球市场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全球跨境物流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长至18.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75%。预计2025年,全球跨境物流市场规模将接近20万亿元。

  随着国内快递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快递企业正在加速抢占全球市场。中国快递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快递业国际发展指数》显示,今年我国快递业国际发展指数飙升至77.9,同比提升幅度高达10.5%。这一显著的增长态势充分彰显我国快递业正以迅猛之势加快国际化布局,在全球快递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推动市场正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8月4日,菜鸟宣布升级欧洲G2G跨境物流解决方案,支持35个欧洲国家(含外岛)之间互发电商快递,覆盖99%的欧洲国家和地区。目前,其已与5家欧洲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将于9月底正式开通东西欧直连链路,实现欧洲全域互联互通。

  在东南亚市场风生水起的极兔也将目光看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日前,一架B767—300全货机满载货物从海南海口美兰国际机场驶向以色列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标志着极兔“海口—特拉维夫”国际货运包机航线正式启航,进一步拓展了其在中东地区的业务版图。

  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达61.90亿元,顺丰加速全球化布局。7月,澳大利亚墨尔本自营仓库投入运营,完善大洋洲核心城市仓储能力;同时开通“鄂州—阿布扎比—河内”国际货运航线,依托鄂州枢纽提升跨境物流时效。海外仓前置仓储与本地配送的衔接,进一步巩固顺丰在国际市场的服务优势。

  6月,京东物流在沙特启动配送业务,推出自营快递品牌JoyExpress,构建了涵盖跨境运输、清关、本地运输等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网络。与此同时,京东航空的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截至6月30日,10架自有全货机实现常态化运营,并开通中国深圳—泰国曼谷等多条国际货运航线,进一步提升了跨境物流的时效性和运输能力。

  海外电商拥有广阔的增长空间,这是快递企业加速布局全球市场的信心来源。中国电商在整个零售行业中的渗透率接近40%,是全球最高的,规模也是最大的。除中国之外的大部分国家,电商渗透率在10%—20%。海外电商渗透率提升至20%—30%,甚至达到40%,这是一个极具确定性的趋势。

  专家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快递企业需要加强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建设,通过多元化的市场布局、优化供应链结构等方式,降低外部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跨境电商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繁荣,我国快递业的国际化发展前景依然广阔。(记者 陈文丽)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