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要闻

老字号“闯四海”

一块月饼里的创新密码

时间:2025-08-15 13:24:13 来源:国际商报

  距离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尚有时日,国内的大街小巷已然月饼飘香。与此同时,从东京的便利店到纽约的华人超市,从巴黎的精品糕点店到悉尼的连锁商超,来自中国的各式精美月饼也已悄然上架。这些跨越山海的中式点心背后,藏着老字号“逆龄生长”的秘诀——当文化自信遇见硬核创新,百年品牌正用中华文化的魅力征服全球味蕾。

  坚守初心:

  老味道的“新航海时代”

  走进苏州稻香村北京园区的生产车间,浓郁的糕点香气扑面而来,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成型、刷蛋、烘烤、冷却、包装,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序地忙碌着。8月8日,在举行完开炉仪式后,苏州稻香村全面开启了月饼大规模生产,标志着企业正式进入月饼生产旺季。与此同时,企业今年的出口月饼生产季也进入了尾声。

  与国内月饼销售周期不同,各大月饼生产企业于每年的3月—5月开始接受国外订单,5月—6月进入生产的繁忙期,7月底出口月饼的生产周期基本结束。

  “截至8月初,我们今年出口的月饼已经装满了100个40英尺的集装箱,后期可能还会有来自日本、韩国的小批量外贸订单。”苏州稻香村海外事业部总监董克志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自2013年成立海外事业部并启动实施“稻香村出海”战略以来,苏州稻香村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苏州稻香村已有百余款中式糕点和月饼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近90%的发达国家市场,海外销售网点超3000家。

  回顾出海的初心,苏州稻香村集团董事长周广军表示,一方面,作为中华老字号、中式糕点行业领军企业,公司有责任把印有“中国制造”的月饼带到海外;另一方面,随着海外华人越来越多,海外市场对中式糕点的需求也一直在增长。

  拥有“广州酒家”“陶陶居”“利口福”三个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广州酒家,在今年迎来创立90周年庆。目前,广州酒家不仅出口月饼成品,还出口月饼馅料,进一步延长了企业的月饼制品生产周期。“考虑到海运周期的影响,我们的出口含奶中秋月饼从4月份开始生产发货,常规月饼大货从6月份开始生产发货,月饼馅料全年生产发货。”广州酒家境外业务负责人黄宇权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据介绍,广州酒家于1991年开展中秋月饼出口业务,近年来产品产销量一路走高,目前已出口至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欧盟、中东、中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破壁创新:

  老字号的“七十二变”

  为顺利开拓海外市场,老字号们以国际化视野引进了先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工艺,并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食品标准以及海外市场消费习惯对产品配方进行调整,逐渐锻造出“七十二变”的本领。

  “我们的品控部门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法规,严格把关产品的保质期测试,以及含奶、含蛋制品出口配方。采购部门要求相应原料必须具备出口溯源资质;研发部门则会根据不同原料、添加剂的要求,进行多次调整,以保障产品品质和口味。”黄宇权介绍道。

  早在2006年,苏州稻香村便开始进行海外市场调研,迈出了月饼出海的第一步,同年开始在海外注册商标,迄今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包括“稻香村”等在内的100多个商标,为全球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董克志看来,稻香村的国际业务不仅拓宽了企业的国际视野,还提升了其现代化运营和管理水平。回忆起初次接到日韩订单时的场景,面对极度严格的出口要求,董克志一度担忧能否按时完成订单,“没想到我们的沈阳公司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技术和工艺的改造”。

  据悉,稻香村现有的10个加工园区中,已有8家工厂具备出口资质。这使其不仅能做到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复杂要求和严格规定,更足以支撑起大规模的产品出口,快速、稳定地将美味糕点出口到世界各地,由此打造起稳定供应高品质产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坚实后盾。

  据周广军介绍,未来,苏州稻香村或将在海外建立工厂,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新鲜度。

  政策赋能:

  助力老字号出海

  从苏州稻香村到广州酒家,他们只是众多老字号出海的代表。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发布的《中华老字号年度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192个中华老字号开展了海外市场业务,占比为13.2%,海外营业收入总额突破514亿元。中华老字号加速国际化布局,带动国货“潮品”走出国门。

  为持续赋能老字号发展,今年6月举办的第九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以“集聚全球资源,赋能老字号出海”为核心,汇聚了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69位境外商协会和贸易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老字号国际化发展路径。大会启动了“老字号出海护航计划”,从跨境支付、电商平台、国际物流、知识产权、语言服务及产品认证等多个领域协同发力,形成完整的出海服务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唯有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创新完美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赋能和企业的不断探索,未来必将有更多老字号品牌走向世界,让全球消费者在品味中国美食的同时,更好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记者 曲晓丽)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