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医疗美容行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经营者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对资质荣誉、产品功效、整形疗效等进行虚假宣传,引发广泛关注。前段时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批),涉及虚假宣传医生资历、医疗机构资质荣誉,虚假宣传医美产品功效、服务疗效等多种行为类型。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医美市场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查办了一批医美市场不正当竞争案件,着力规范医美市场竞争秩序,彰显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整治医美市场乱象的决心。
为规范行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活动,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和使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为,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重点打击使用患者名义或者形象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或者作证明,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美容广告等行为。加强医美行业监管,将更好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加强监管是医美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管,才能让无证上岗的“黑医生”、没有资质的“黑机构”、缺乏保障的“黑项目”被市场淘汰出局,让有资质、有品质、有保障的上游商家、医美机构、医美平台脱颖而出。我国已经是全球医美市场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唯有净化医美市场环境,才能促进我国医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说到底,依法规范、加强监管是为了促进更加健康、更可持续、更为长远的发展。
加强医美行业监管,有利于医美市场发展趋于成熟,也有利于医美消费回归理性。当前,我国医美市场以年轻消费者为主,每年的寒暑假、升学季和毕业季期间,许多医美机构会瞄准学生群体推送广告。未成年人身心仍处于发育阶段,更容易受外界影响,更需理性引导。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消费者也应谨慎对待医疗美容,合理认识医美功效,查验医美机构资质,选择正规医疗美容机构。
当前大众审美日趋多元,究竟什么是美,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让我们多一些思考、多一份理性。(林丽鹂)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23日 05 版)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