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记者 刘冕)一场《山河·家国——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展》近日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水景庭院展出,永定河河床取土时发现的石人等224件文物将水和山的故事娓娓道来。
展厅里,224件文物依照时间顺序,从文明交汇之径、都城繁盛之源、文化传承之根三方面介绍西山永定河地区从远古人类起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演变历程。
水和北京城的故事,是展览中的重头戏之一。“西山永定河水网密布,城市因水而盛。曹魏时期开凿戾陵堰、车厢渠,为蓟城灌溉提供水源;金元时期开凿金口河以发展漕运;明清时期,永定河上游植被耗竭,中下游水灾频繁,国家大举兴修治水工程。”讲解员边说,边走过一幅幅永定河水源图。其中有一幅人物图片格外显眼,这是郭守敬肖像。“元代以前,城市取水只是在莲花池,郭守敬从白浮泉引水入京。”讲解员说,这有点类似于“引滦入京”。在元大都运河示意图上,有一个“金口河取水口”的标记。专家说,当年郭守敬从此取水,解决了修建元大都木材的运输问题。
展览中,三家店水利会账目、龙门三级浪石刻,还有首博常设展厅的克盉、克罍等文物悉数亮相。京西古道地图上,板桥、白道子、王平村等密密麻麻的地标几乎铺满。专家介绍,由于京西古道,西山地区当年的服务业很发达,商铺旅店很多。“这条古道主要是军道、商道和香道,历代不断修缮,至今仍有遗迹留存。”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
记者 程功摄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