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以“新消费、新势力、新动能”为主题的2019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食品发展大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政府官员、国内食品行业顶尖专家、学者、企业家、媒体约200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新华网副总裁杨庆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司调研员龚加顺,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美菊,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何勇等分别发表了讲话。
专家学者多角度为食业出谋划策
杨庆兵建议,未来食品行业竞争,要从年轻化、重视场景营销、定制化以及健康化四方面进行发力。要抓住现在流行潮流,主动拥抱年轻人需求;要理解并判断用户情感、态度和需求,为用户提供实时、定向、创意的信息和内容服务;要通过人工智能进行预测性决策将成就一些高端小众市场;要吃出花样,吃出文化,吃出内涵。
营养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大的需求之一。随着消费的升级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视,消费食品不再是单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更加重视营养;另一方面,企业应该落实主体责任,开发和生产人民群众需要和满意的食品,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丁钢强说“在未来,希望食品行业能够与科技领域、产业部门以及新闻机构携手,一起帮助人们搭建更好的膳食结构,让消费者更健康。”
龚加顺介绍,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从源头保障和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产出来”方面,主要抓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幅度增加。“管出来”方面,建立健全了法规、标准、监测、监管以及应急等制度体系,累计制定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0090项,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有很大跃升。
谈及乳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刘美菊希望,更多乳企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关注环境、热心公益,在政府、专家、媒体的合力下,协会将加强乳制品知识的宣传,集合多方优势,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
食业大咖共话新时期品牌战略
在企业家圆桌对话环节,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平安稳、北京闪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于红建、深圳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喜茶)新闻发言人霍玮、央视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等嘉宾就食品企业品牌战略与营销话题分享真知灼见。
品牌蕴藏着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一种社会关系载体,也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认可是对企业的信任和好感。近年来,品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企业品牌效应进一步加强。
李光斗认为,整个食品行业在品牌营销方面的投入不断上升,而食品企业做好品牌的关键在于讲好中国故事。“现在食品行业面临全时空、全流量、全领域的竞争,企业竞争不是在某一领域的竞争,而是全方位的竞争,不仅仅要争夺市场占有率,还要牢牢抓住消费者的胃。企业要把握住品牌高端化、个性化、年轻化,消费升级,渠道优化等趋势,及时调整,适应市场快速变化。如果企业将自己局限于某一领域而不继续拓展边界,很有可能会死掉。”李光斗说。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重新设计新的利益交易机制和商业模式。经营者应该如何跳出传统思维局限,打造品牌文化?
于红建说,“新消费”就是消费主体变了,90后、95后成为消费主流,他们更加注重品质、健康和及时化。
对于未来食品行业格局,于红建谈到,未来由消费者决定,谁能够及时满足消费者需求,快速建立消费连接,谁就会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霍玮认为,年轻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越来越低,需要不断提供新鲜产品,刺激他们的消费需求。喜茶在为年轻人提供好看、好喝产品的基础上,还建立风格多样、创意设计的茶饮空间以及周边产品,让茶饮和茶文化为更多年轻消费者所接受。
谈及餐饮品牌营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平安稳说,餐饮企业在塑造品牌过程中要关注消费者绿色、生态、健康需求。中国饭店协会正在开展“创建绿色饭店”行动。首先,绿色饭店菜谱要求标注食材来源以及不同价位,供消费者选择。其次,制作工艺保证食品安全和食材营养不流失。三是口味要适应消费者新需求。四是消费场景建设,重视消费者体验,加强文化体验。
作为2019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发展大会聚焦食品行业“痛点”,把脉快速消费品行业大势,洞见食品行业大变局与新机遇,搭建部委、行业协会、企业、媒体间沟通的高端平台,共同探讨行业的创新与转型升级。(张锐佳 谢翔)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