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消费安全 > 市场旅游

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荣获“年度公益贡献”奖

时间:2023-11-21 13:51:50 来源:消费日报网

  近日,第四届南方周末筑梦者公益大会在北京举办,聚焦年度主题“公益品牌创新”,表彰了2023年度在公益领域具有示范作用和突出贡献的先锋与模范。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荣获“年度公益贡献奖”。

  为全面提升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水平,构建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服务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2017年5月,在深圳市食药安办的牵头组织下,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团市委、市少工委、市教育局联合组建成立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

  六年来,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引领,队伍和服务两手抓,深入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志愿者参与社会共治改革,经过六年的发展,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项目已逐渐成为守护市民“舌尖上安全”志愿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

  作为一支高素质、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志愿者队伍,离不开高效运行、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与团队体系建设。在志愿者队伍的组织管理上,由深圳市食药安办牵头统筹,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具体负责,团市委、少工委、市教育局负责业务指导或提供相应支持。2019年6月,《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出台,为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规范化的制度保障,推进志愿服务依法有序开展。另外还结合实际需求逐步制定了《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评优制度》等共计10余项制度,进一步提升了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专业性、规范性。

  截至目前,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的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2万余名,构建了一个以总队为核心,以各区分队为分支,以专业团体分队为补充的组织架构体系,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志愿服务管理架构。总队还在全市各区打造了11个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U站,实现“一区一U站”,以更好地吸纳和整合社会资源,建设守护食药安全、参与社会治理的枢纽平台,构建全市范围内辐射式服务网络。

  以服务民生为根本 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范围广、责任大、任务重,如何切实有效发挥出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和优势,协助行政执法部门更加精准、常态、长效地开展食药安全监督,更好回应市民的关切和期盼?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创新立体化志愿服务模式,针对群众关心的议题,广泛开展了食品安全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市场等科普宣传与体验活动1600余场,助力提升市民食药安全科学素养,让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同时,在市食药安办、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总队构建了食品药品安全志愿者“社会监督+配合执法”工作模式,围绕市场监管需求,紧扣社会热点,常态化开展举报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举报食品加工黑作坊、举报活禽非法交易等10项社会监督,提供各类食品违法及安全隐患线索1200余条,协助监管部门查扣近5000只活禽。总队还积极组织志愿者助力作风纪律社会监督工作,先后开展各类明察暗访活动151场。另外,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的“星期三查餐厅”“街坊察市场”“九号查酒”等系列执法行动中,志愿者们均有积极贡献,还先后为“圳品”推广、3·15消费者权益日、深圳食品安全宣传周、深圳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月、深圳食品安全美食节、侵权假冒商品统一销毁行动等多项重大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2017年至今,深圳市食品药品志愿服务总队不断探索志愿服务工作新路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深圳构建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得到上级部门、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认可,先后获得“2019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第六批广东省学雷锋示范点”“第六届鹏城慈善奖”“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16项荣誉,志愿者荣誉感和归属感持续提升,公益服务推动共治效应显著。

  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表示,新时代新征程,总队将在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继续深耕食品药品公益事业,从加强队伍建设、做强志愿服务上下功夫,不断探索参与社会治理新模式,弘扬向上向善奋进精神,持续为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贡献志愿力量。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方元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