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消费调查

“破圈”只是一时 生命力持久才是关键

时间:2023-02-22 10:53:01 来源:消费日报

  热闹背后更需要冷静思考。IP衍生品热度上去了,一时“破圈”了,如何保持“常青”?业内人士认为,生命力持久才是关键。

44.jpg

  4年前,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大火之后,曾出现过周边众筹产品热卖的场景。《流浪地球》的众筹数额虽然不如现在的1.2亿元高,但在当时也以超过700万元成为罕见现象。

  4年过去,相似的剧情再度上演,但这4年间,整个行业却没再见过这样的场景。

  “并非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做衍生品。”万达影院南京区域总经理王辉说,从过往不断刷新电影衍生品销售纪录的影片来看,动画电影和科幻电影锁定科幻迷或者亲子群体,适合做衍生品。另外,一些长线电影IP,凭借优质内容拍摄多部续作,形成持续社会影响力,观众也会为“情怀”买单。“我们国内不乏大圣手办、唐探盲盒等短期‘爆款’,但缺乏漫威、迪士尼等具备持续影响力的周边IP。”

  “保证持续盈利是国内IP衍生产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顾洁表示,衍生品诞生于具有“强带货”属性的影视作品,如果不能保持持续的热度,行业就无法真正火起来。国际知名IP“复仇者联盟”的创作者曾这样解释IP的价值:粉丝们对IP的认同不单是故事层面的快感或消费后的短暂狂热,还有一种延绵的情感纽带,这种独特的陪伴价值,会慢慢积淀忠诚度。“现在部分IP衍生品的商业模式比较明确,平台运营收效快,盈利转化也快。但如果没有处理好短期盈利和长期规划的关系,反而可能会消磨一个IP的生命周期。”顾洁说。

  “电影的高票房和衍生品热度呈正相关,影片科幻智能的属性也是对衍生品的赋能。”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朱江丽认为,《流浪地球2》衍生品的火爆出圈是符合逻辑的事情。

  好的内容和故事是流量的起点。朱江丽说,衍生品模式可以被参考,但优质的电影内容永远无法被复制,对于电影衍生品开发,不能操之过急。“衍生品开发的前提是,IP需有时间积淀、有观众影响力,电影人还是应该在做好内容、做成品牌、做成系列的基础上,培养衍生品开发意识,提升影片IP价值,尽可能地延长其生命周期。”          (综 合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