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消费调查

银发消费要摸准新老人的脉

时间:2019-10-09 14:18:21 来源:北京晚报

  张丽

  2019年北京“银发消费月”在重阳节当天拉开帷幕。北京市商务局表示,活动期间,有200多家品牌企业和专业机构进社区、进驿站、进公园,大量老字号陆续推出促销和优惠活动。

  说起来,老年群体的数量是越来越庞大了。老去无可避免,怎样让每位老人高质量地度过晚年岁月,是全社会需要解决的大课题。所以,更加精准地丰富银发消费供给,将老年人需求集中的服务和产品送到身边,是发展银发经济的一个上佳切入点。

  就以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为例,阿里巴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老年群体已成数字化消费的生力军。根据一家外卖公司数据,过去一年老年餐外卖订单量增长近10倍,具体到北京,近一年来,相关商品的外卖订单量增长3.3倍,甜品类、医药类和商超用品等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银发族们不但点外卖、懂网购、爱旅游,也愿意在中高端体检和医疗美容上花钱;去医疗美容机构进行口腔护理、医美手术的中老年人比去年增长近两倍。同时,45岁以上消费者还是KTV、健身房等场所使用团购券比例最高的人群。

  此外,如今的老年人早已经不满足于在家看电视、在门口花园遛弯了,他们更重视购买服务和文化消费,敢玩特别烧钱的摄影,也热衷于去老年大学报名学书法钢琴,以至于老年大学一座难求;他们足迹遍布世界,在朋友圈里留下各地风光,也逐渐精通曾经属于年轻人的智能电子产品……总之,相比上一代,这一届老人已是新老人,更爱自己、更时尚、更讲究生活品质、更敢于“剁手”。

  促进银发经济,提升老年人消费市场,既是敬老爱老、精准服务老龄群体的一种体现,也是拉动内需、搞活经济的重点。这就要求商家摒弃对老年人的过时认知,重新为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做精准画像,有的放矢地为新老人准备高品质和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虽然银发消费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巨大利好,但绝对不能只盯着老年人的钱包,不择手段挣钱,像某些保健品一样吃相难看。从老年餐到夕阳红旅游,从智能拐杖到艺术培训,一切消费都应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乔娇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