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郑州美术学院举行名誉校长暨首批名誉教授聘任仪式,聘任马国强为郑州美术学院名誉校长,陈孟昕、张江舟、王颖生为学院首批名誉教授。
马国强是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实力派水墨人物画家,现为中国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陈孟昕是当代工笔画家,现任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江舟是当代水墨艺术家,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颖生现为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修复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郑州美术学院理事长王远在致辞中对各界领导和师友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出席仪式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20多年办学过程中,正是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源源不断的汇聚,才持续推动了学校的健康发展。此次聘任的马国强、陈孟昕、张江舟、王颖生四位先生学养深厚、治学严谨、德高望重,他们的到来,必将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资源和更高视野,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马国强动情回顾了郑州美术学院的建校历程,并对学院的信任和支持表达由衷的感谢。他表示,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寄托了几代河南美术人的殷切希望。受聘为郑州美术学院名誉校长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未来,他希望把学院打造成为汇聚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美术创作研究高地,他会尽最大努力发挥余热,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郑州美术学院的成立改写了河南美术教育的历史。”张江舟说,追溯历史会发现,最早的书画院便是北宋时期设在开封的翰林书画院,其在培养、凝聚书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地方拥有一所美术学院,不只对美术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整个社会的审美教育,对社会文明的进步、民族品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影响。被聘为首批名誉教授,将自己几十年创作经验和艺术教育经验输出给家乡的学子,他感到十分荣幸,一定会认真面对这份职责,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陈孟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聘为首批名誉教授,他感到十分荣幸,更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如何真正作出自己的贡献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他认为郑州美术学院要办好,就要找准定位,打造特色,充分利用好民营和地缘的优势,并借助名家名师的学术高度和丰厚资源,推动美术学院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社会影响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为美术学院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和发展动力。
同为河南走出去的著名艺术家,王颖生由衷地为加入河南这座独立的美术学院而感到高兴。他说,经过20多年的积累,郑州美术学院分立设置,正值青春年华。作为国内最年轻的美术学院,希望其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能够迎头赶上、超前建设、弯道超车,推动学院建设和发展迈向新的台阶。“河南美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郑州美术学院就是一个重要的发动机。希望在漂亮的校园里涌现更多更有影响力的教师,培养出更多优秀学生,使中原美术的学术影响能有一个大的提高和飞跃。”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杰表示,郑州美术学院的发展牵动河南美术人的心。四位艺术家受聘郑州美术学院,意义重大。他们四位都是在业界拥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在创作研究和教育教学等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积累。他们的加入,对郑州美术学院创作探索和教学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首任校长,石品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说,举办名誉校长暨首批名誉教授聘任仪式,是载入郑州美术学院发展史的大事、喜事,对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牢记初心,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以建设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美术本科高校为目标,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对标一流,追求卓越,把郑州美术学院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为河南的美术教育事业发展、文化艺术繁荣和现代化河南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天上午,河南省美协原顾问、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丁中一,河南省美协原顾问、河南省书画院原院长曹新林,河南省美协副主席、河南轻工职业学院校长魏小杰,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河南省书画院原院长李强,河南省书协顾问、河南大学原艺术学院院长赵振乾,河南省美协理事、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焦书晖,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河南省美协组联部主任严宏兴,郑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绘画系主任石二军,郑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王彦发、马岭、郭晓霞、李意淳,郑州美术学院副校长杨钢、副校长开路、副书记李亚飞、副校长丁孝佳,以及来自省内的美术从业者和学院师生代表等共聚一堂,共同见证仪式的举行。
仪式结束后,举行了郑州美术学院学科建设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工作推进会。与会专家学者就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备战情况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当天,与会嘉宾还参观了郑州美术学院师生作品展。(彭彬 高源培)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