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乡村振兴

踏红色足迹 筑青春之梦 探寻乡村振兴密码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

时间:2024-08-05 10:21:51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许永军)“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这是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经典红歌。为探寻歌曲背后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军民鱼水情的故事,感受这首歌的新时代内涵。2024年7月15日至7月18日,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思政委员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开展以“红色江山红色路,青春力量青春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学党史、感党恩、强信念、跟党走,展示青年大学生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春风采。

图片1.jpg

  传承红色文化  续写百年风华

  7 月 15 日,为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金寨县红军广场。广场上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令人心生敬意,团队成员在广场重温入党誓词,接着,沿石阶而下,前往墓园区默哀以寄哀思。而后,前往革命博物馆,馆内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史料,生动地描绘了一段段烽火岁月的红色故事。结束后,团队成员都表示深受感触,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红色文化,担当时代使命的决心。

图片2.jpg

  红色焕发新光彩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7月16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金寨县南溪镇丁埠村,这里是著名的立夏节起义爆发地,曾经见证过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的荣光岁月。近年来,丁埠人民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挖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文化融入产业发展,形成了“种桑+养蚕+缫丝+红色休闲旅游”的完整产业链。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实践团成员们对大王庙和立夏节起义旧址等红色文化基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全面了解了丁埠村红色文化的丰富性。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才能将乡村焕发新的光彩。

图片3.jpg

  追寻英雄足迹  重温热血岁月

  7月17日上午,为重温红色记忆,铭记那段峥嵘岁月,实践团成员踏上了前往马鬃岭,重走红军路的旅程。实践团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前行,仿佛与历史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徒步,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传承。

  当日下午,实践团来到了梅山水库,在这里,他们了解到,梅山水库建设的艰辛历程和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梅山水库的建设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也象征着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此次重走红军路、重温热血岁月的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学习老一辈革命者排难创新、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4.jpg

  探寻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7月18日上午,实践团成员走进了金寨县先徽食品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深入了解当地非遗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之旅。团队成员参观了公司的产品展柜、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和研发中心,并与公司的电商主播一起直播卖货。实践团了解到先徽食品充分利用金寨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出了非遗挂面。先徽食品将红色历史与非遗文化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同时,发展电商销售渠道,使金寨的特色美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此次参观、学习、交流,也让团队成员学习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路径。

图片5.jpg

  访谈老党员  促红色基因传承

  7月18日下午,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了梅山镇谭湾社区,并与老党员以及社区的居民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座谈会,团队成员认真聆听了老党员何运川同志讲述过往峥嵘岁月,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何运川还叙说了他们曾抓到6名特务的故事,通过这堂党课,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们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意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勇担使命,用知识和能力来武装自己,不断学习,强国强军。

图片6.jpg

图片7.jpg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一次深刻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团一同重走红军路,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追寻先辈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