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琴声悠扬、墨香四溢、笑语欢声,这里已然成为辖区内少年儿童,特别是双职工子女的“暑期成长乐园”。依托“文明实践+”模式,实践所精心打造了一系列融合艺术熏陶、文化传承、科学探索、安全教育与非遗体验的多元课程,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实践中既触摸到文化根脉,又点燃求知热情。
琴音筑梦启童心 协作共鸣润心田
“来,跟着老师的节拍,一起唱——”在“琴音筑梦 童声逐光”音乐课堂上,青年返乡志愿者邵红玉老师正带领孩子们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从活泼欢快的《数鸭子》到温情脉脉的《萱草花》,再到气势磅礴的《我和我的祖国》,清澈的童声与悠扬的琴声交织共鸣。孩子们在音符的跃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在集体歌唱中体会协作的快乐,艺术的种子悄然在心田播撒。
墨韵书香传技艺 静心书写养品格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墨韵传承 笔耕问道”书法课堂翰墨飘香。下塘镇书法爱好者葛老师不仅生动讲解汉字演变历史,更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执笔运锋的技巧——从提按顿挫的笔法到汉字间架结构,耐心细致。孩子们凝神静气,在横竖撇捺的专注临摹中,体悟笔墨的沉静之美。这不仅是一项技艺的习得,更是专注力与审美力的磨砺,沉静品格的涵养。
科学课堂点童心 实验探索燃梦想
科学实验课堂总是充满惊叹。“幻彩花影探秘酸碱魔法”实验中,孩子们化身小小科学家,在志愿者指导下佩戴护目镜和手套,小心翼翼地将火龙果汁指示剂滴入溶液。溶液瞬间变幻的奇幻色彩引来阵阵欢呼:“太神奇了!就像变魔术一样!”在“瓶中生电”等物理实验中,孩子们利用海绵、塑料瓶等材料亲身体验摩擦起电现象,现场童趣盎然。这些直观有趣的实验,不仅揭示了科学原理,更激发了孩子们主动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热情。
情景剧演绎安全课 “童言童戏”守平安
安全教育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下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的“夏小塘剧组”正式开机,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防溺水情景剧。从剧本围读到角色分配、台词排练,全程投入。他们以“小演员演绎大主题、小剧场传递大理念”的方式,用纯真的“童言童语”讲述安全知识。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的安全理念真正入脑入心。首期主题宣传片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在寓教于乐中开辟了安全教育新路径。
声动朗读润童心 开口诵读育品格
实践所内的特色“朗读亭”,成为孩子们热衷的“声音打卡地”。亭内设有国学经典、优美散文、红色诵读等多个板块。孩子们走进这方静谧空间,挑选喜爱的篇章,用稚嫩而自信的声音放声朗读。在“小芝麻一起读”等活动中,朗读亭以科技赋能语言实践,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亲近文字、提升语感、表达自我,让阅读的种子在童声中悄然生根发芽。
非遗绣球传技艺 童心巧手展风采
“巧手织彩韵 绣球传匠心”非遗手工课热闹非凡。志愿者首先讲解绣球承载的吉祥团圆寓意及文化渊源,再一步步示范立体绣球的制作技巧。孩子们屏息凝神,精心折叠海绵内胆,细心比对、粘贴五彩布料。当一个个饱满立体、色彩斑斓的绣球在自己手中诞生,自豪的笑容在脸上绽放。在指尖的专注创作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真切触摸到传统工艺的温度与匠心的魅力。
截至目前,“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过暑假”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12场,惠及辖区少年儿童约200人次。下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发挥阵地优势,持续深耕“接地气、聚人气、暖童心”的实践课程,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更在少年儿童的心里播下了文化自信、科学精神和安全意识的种子。未来,下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继续创新形式与内容,助力辖区青少年度过更加充实、精彩、有意义的假期时光,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注入文明实践的蓬勃力量。(金小艺)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