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消费热点 > 科技前沿

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进行到底 大鹏教育画扇面活动即将收官

时间:2021-08-13 16:36:30 来源:消费日报网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这句耳熟能详的诗词,是来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本是表达着纳兰对感情的理解与伤感的人生态度,但也从一个侧面窥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雅与独特。

  扇子起源于中国,已经拥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用处是用来招风取凉、掸拂灰尘、引火加热的,从新石器时代就有关于扇子的形象记载。即便扇子的发展过程中多有变化,但是折扇和画扇面等内容兴盛起来还是源于明清时代。

  如今大鹏教育在炎炎夏日开启了画扇面活动,希望可以借此机会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够让学员们一展身手。果然活动伊始,就有不少学员争相报名,一一展示墨宝,一方小小的扇面,无论是书法还是工笔小品,学员们都画的有模有样。

  学员“清水莲28949294”就说道:“我庚子冬月进入大鹏学习书法。已经学过隶书曹全碑,楷书多宝塔与九成宫,颜勤礼碑正在学习中,所经过的每一位老师都很优秀,值得尊敬与感谢。但我要借学院扇面活动,感谢我的班主任晓阳老师,感谢晓阳老师从始至终的陪伴与指导。”

清水莲28949294的作品

  自己亲手绘制的扇面,不仅可以用来摇动夏日热浪,更可以当作摆件增添屋舍中的情趣,自古中国邦交时就有赠送扇子作为礼品的习俗,这个习俗延续至今仍经久不衰,当你送给挚友一把亲自描绘的扇子,相信这份特殊的情谊一定让对方赞叹不已。“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相信平日将折扇把玩于指尖的人也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人,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有古人风韵。

  其实“扇”通“善”音,所以扇子一直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在如今复兴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浪潮下,我们不仅要效仿古人的形,更要发扬古人的魂,元代谭处端曾言“劝人行善,自做修行,两般於道相宜。”而大鹏教育的学员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对生活有追求,对现实有热爱,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学员“一米阳光精致生活”就是这样一位清丽淡雅之人,不仅从她手下流淌出的作品有着鲜明的特色,她本人更是如莲花般清幽美丽,正如她自己的感悟——北窗无俗物,三伏有余凉。

一米阳光精致生活的作品

  其实此次大鹏教育画扇面的活动只是日常学员们的一个缩影,他们希望的是借此契机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审美是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能力,而每个人都应该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双手,将平平淡淡的日子打造成属于自己的艺术生活。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