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消费热点 > 深度解读

浪潮网络首款应用交付产品ADC-3000系列正式发布

时间:2021-07-20 10:34:57 来源:消费日报网

  当前随着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移动数据和应用数量急剧增长,对于网络系统的性能、部署以及应用交付需求随之变化。如何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智联”、”敏捷”的网络,对于应用交付产品提出了新的挑战。浪潮网络发布首款基于先进超并行软件架构的应用交付产品ADC-3000系列,拥有 “智能DNS”、“动态链路监控”、“虚拟化”、“增值安全防护”等特性,有效为企业提供服务器负载均衡、链路负载均衡和全局负载均衡等一系列强大功能的应用交付产品,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器。

  智能!先进的流量分发

  浪潮网络ADC-3000系列应用交付产品利用自身的多核高性能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的优势,通过多种静态和动态负载分担算法,把流量智能的分发给最佳的服务器。并可以对流量进行实时压缩、缓存、硬件加解密等处理,提高服务器的处理应用效率,以实现整个业务系统的加速和效率提升,也可以在多个数据中心之间进行流量分担以及数据中心间的冗余和灾备。

  强大!灵活的全局负载

  浪潮网络ADC-3000系列应用交付产品内置智能DNS系统和IP地理位置信息库,企业可以把ADC设备作为域名授权发布服务器,配置多个数据中心的IP地址对应该域名DNS的A记录。当接收到某个用户的DNS请求时,通过判断该用户所处地域,结合动态探测算法或静态策略,实现对最佳数据中心地址的智能返回。除了具备动态智能解析方式外,还提供静态就近性策略、HTTP重定向和IP AnyCast技术等多种全局负载分担解决方案,可以为企业提供最灵活的选择方式,并与其他全局负载分担产品实现网络兼容。

  优秀!动态的链路监控

  浪潮网络ADC-3000系列应用交付产品可以动态监控链路的实时状态,提供多种静态和动态流量分担方法,有效提升多链路接入的效率和整体性能。当企业部署对外服务的应用服务器时,可以根据用户所处的运营商网络、或地域的远近、或当前链路的带宽质量进行智能DNS解析,帮助用户选择最优的链路进行访问,有效避免跨运营商访问时造成的带宽瓶颈和延迟增大等问题,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

  高效!应用优化与加速

  浪潮网络ADC-3000系列应用交付产品可以把重复计算的工作卸载到高性能的硬件平台上,以最大程度改善整个应用系统的效率。同时,对TCP和Http协议进行了优化和加速,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拥塞和丢包,改善窄带宽用户的移动上网体验。并内置企业常用应用模板(如BEA Weblogic,Microsoft IIS,Outlook Web Access等),这样企业管理员不再需要对应用进行重复学习,就可以根据模板高效完成应用系统的优化和加速。

  灵活!虚拟化联动及自动管理

  浪潮网络ADC-3000系列应用交付产品通过虚拟化部署,可以实现对多个业务部门的独立负载策略部署。并可以感知服务器集群压力变化,自动管理虚拟机上下线,通过预设的优化规则对业务进行调整:当业务压力较小时,挂起部分虚拟机,降低主机负载功耗,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延长物理主机使用寿命;当业务压力增大时,开启限制的虚拟机,自动为服务器集群扩容,保障用户使用体验。

  贴心增值关键安全防护

  与传统的负载产品相比,浪潮网络ADC-3000系列应用交付产品具备更为优秀的安全防护特性。采用HTTP会话规则集,涵盖诸如SQL注入、以及XSS等常见的Web攻击,识别并阻止更多攻击,解决诸如防火墙、IPS等传统设备束手无策的Web系统安全问题。

  浪潮网络ADC-3000系列应用交付产品还具备基础的网络层访问控制,拥有标准的防火墙防扫描、防攻击功能。此外,浪潮网络ADC-3000系列应用交付产品在做应用分发的同时,还支持对应用层的安全检测及访问控制功能,为企业业务及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转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浪潮网络作为浪潮集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践行“双技术路线战略”,持续增强在传统和开放技术路线上的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从超大规模智算中心网络、到智能物联融合园区网在内的全业务场景方案,打造智慧联接新网络。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