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消费战疫

信发集团抗疫捐赠、生产保供齐头并进

时间:2020-03-06 14:53:05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丁新伟)为了跟“疫情”抢时间,信发集团在农历正月初一,紧急启动旗下3家化工企业、2家茌平化工企业、1家山西孝义化工企业,全力以赴生产。并从集团各子公司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跟进消毒剂的工艺改造与生产,同时对生产线进行优化配置,组织党员职工冲锋一线,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投入到消毒剂的生产、稀释、灌装工作中。仅两天的时间,第一批消毒液就用在了聊城市茌平区防疫一线。

  事实上,信发集团原本并不生产消毒液。“我们原来的产品次氯酸钠含量浓度为12%,稀释到1%时就和市场上的84消毒液作用一样了。”信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批捐赠的消毒液浓度是4%,是应省立医院要求专门配置的。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农历正月初一,信发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学信拍板决定:“抓紧一切时间改造生产工艺,压减其他产品产能产量,赶制消毒剂,并免费向社会捐赠。”

  同时,为了集中精力生产消毒剂,信发集团主动联系当地的政府部门和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了解消毒剂的实际需求,只要有需要的单位向当地的政府部门和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申请,就可到信发集团领取。

  “我们承诺,疫情不息、捐赠不止。信发集团生产的84消毒液向全市有需求的单位免费供应。”张学信表示。

  除此之外,信发集团第一时间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了1520万元以及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疫物资,1月28日信发集团茌平本部向中国红十字总会捐赠1000万元,随即又陆续捐赠520万元。

  信发集团表示,将根据疫情形势和各级党委政府安排,做好下一步捐赠安排。

  在向抗疫一线捐款捐物的同时,信发集团还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保经营,增强自身免疫力。

  实际上,此次疫情对信发集团的影响甚微。据了解,信发集团产品主要为大宗工业原料,热、电、氧化铝、电解铝、PVC、液碱,从来都是持续生产。但是由于交通限制,原材料的运输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保生产首先要保运输,集团在大年初二即有原材料、产品运输车辆上下高速。集团方面及时与高速交警沟通,出具应对方案。

  信发集团各单位所有上下高速车辆均提前统计报备,并安排工作人员在高速口24小时值班。外地车辆下路时贴封条,既管住车,更要管住人;尽量短的在城区、厂区滞留;调整卸车管理流程,提高自动卸车效率;卸车后刷车、消毒,尽快离开,上高速时揭下封条,同时注意对司乘人员的跟踪、监控。

  而对于内部员工,上述负责人说道,集团及旗下各生产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很高,碱厂、水处理中心等车间均为无人车间,所有产品线人员非常精简,降低了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与此同时,集团还及时通报疫情,以及公司的各项防控措施。生产单位向员工发放口罩,并对工作场所和生活小区进行消毒,居家免费领取消毒液。

  在保证原有生产基础之上,信发集团各项在建工程逐渐迎来复工。其中,该公司综合利用脱硫石膏纸面石膏板生产线项目已于2月3日复工。

  资料显示,该项目占地230亩,总投资20亿元,在建车间面积11万平方米,项目拟引进4条德国格林策巴赫石膏板生产线,以信发集团脱硫石膏粉为原料生产环保型纸面石膏板,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纸面石膏板生产车间。

  信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怀涛表示,针对信发集团的实际生产需要,当地政府积极协调安排专人进行道路疏通、开辟绿色通道,几车零部件很快到场顺利安装,整个工期的进度未受影响。

  与此同时,信发集团还将施工人员的安全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

  据悉,该项目此次进场的200余名施工人员中绝大多数为茌平籍,且近期无湖北等地出行史或居住史。在做好人员排查的同时,工地对所有施工人员进场作业前后均进行体温测量,要求工人作业时佩戴口罩。同时,工地全力做好防疫物资储备,每天对施工现场和工具进行消毒,严格对运输材料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和消毒,确保实现项目建设和疫情防控双赢。

  信发集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支持,不仅保障了公共区域以及居民的安全健康,还为企业疫情防控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确保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方面意义非凡。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