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 在冬天里失去的,要在春天里夺回来。连日来,浙江二十冶各在建项目在严格防疫基础上有序加速复工。2月21日以来,浙江二十冶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冯明、副总经理程由奎、总工程师王鹏分别对义乌、金华、杭州、上海临港等地在建项目工地进行防疫工作及复工安全生产检查。
冯明在认真查看了现场施工和防疫物资情况之后,详细询问了各项目对现场防疫工作及复工人员情况的安排,要求各项目部思想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科学谋划,周密部署,有序安排施工人员返场,加快推进工地施工进度,尽一切可能为项目复工复产达标达效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人员安全,工程优质,为公司全面完成预算指标助力前行。
程由奎和王鹏认真查看了工地的防疫物资储备,详细了解人员返场、防疫安全教育及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强调工地开工除了做好防疫工作外,一定要做好施工现场大型机械、临时用电、临边防护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人员安全,确保项目质量和工期。
2月22日中国二十冶温州生态园黄屿D-22(原F03)地块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面复工。
根据温州市政府和集团公司文件要求,温州生态园项目管理人员提前进入现场,多方筹集复工所需防疫及施工物资,并与当地政府提前对接复工流程,于2月21日办理完复工手续,22日项目部组织召开复工生产会议,对现场用电进行全面排查,全面组织复工。
2月23日,浙江二十冶苍南黄河轻工小微创业园项目全面复工。
春节过后,该项目部召集管理人员率先返回项目,妥善安排防疫复工工作,对项目部办公室及员工宿舍进行细致消毒,建立口罩发放处和回收处,每日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在明显建筑物上粘贴紧急通知,告知来往车辆务必消毒。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对项目工地进行严格排查,消除隐患,申报复工相关材料,确保项目按时顺利复工。
2月24日,浙江二十冶宁波敏达6万吨汽车专用高强度紧固件生产项目复工。
宁波市北仑区副区长孙秀芳到敏达工程项目工检查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和项目建设情况,部署疫情防控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工作。
疫情发生后,敏达项目立即成立了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卫生防疫领导小组,制订了《疫情防控专项方案》、复工方案和疫情期间项目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五个一律”和“九个必须”的要求。第一时间购买了口罩、消毒水、测温枪等防疫物资,对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进行全面安全防疫检查和彻底消毒。每日对进入三区人员的“测温+口罩+健康登记”三项检查。按宁波市要求完成个人 “甬通健康码”和住建系统“复工项目人员的录入审核”工作,进行项目防疫交底和重新进场的安全技术交底,人员均已达到进场施工条件。企业复工备案(承诺)书、《疫情防控专项方案》、返工人员调查汇总表已全部上交,符合复工条件。
孙秀芳对项目管理十分满意,她说,中国二十冶不愧为央企,做事有规矩,有担当。并指出,建设工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必须要一严再严,充分、全面掌握疫情防控相关标准,周密部署,确保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工作两个方面均万无一失。
2月24日,中国二十冶马口产业园工业配套中心项目全面复工。
防疫期间,马口项目部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科学规范,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提前备足口罩、防护用品、清洁和消毒试剂、测温仪器等防疫物资,对所有项目进场人员进行疫情教育,建立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机制,动态跟踪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建立进出场人员健康档案,实行每日疫情“零报告”制度,每天对在场人员进行两次体温测量,对食堂、宿舍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落实消毒、通风换气等措施,专门设置单独隔离观察宿舍,用于临时隔离人员观察,确保防疫复工安全可控。
基础事业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发复工指南及公司要求,严格做好复工前的相关工作,要求所有上岗人员注册健康码,全面掌握员工健康第一手资料,并将口罩第一时间下发到每位员工。
为确保安全,基础事业部上下班均安排管理人员协助门卫做好上班员工体温检测,重点检查办公室、宿舍、隔离室的卫生清洁和消毒,严防死守,确保防控无盲点无盲时。(周淑芳)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