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在海拔4850米养护天路

时间:2020-12-23 10:19:28 来源:人民日报

  海拔4850米,朔风劲吹,白雪纷飞。

  2006年,伴随着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通试运营,24岁的我来到唐古拉山,开始了“铁路医生”的职业生涯。这些年来,黝黑的脸庞是时光留给我最明显的印记。

  铁路穿越千里高寒冻土区,当年的线路上,大量的维修补强工作需要落实。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和同事们加班加点,饿了就吃馒头和榨菜,渴了就把雪水当饮料,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晚上回去手肿得连筷子都抓不住。

  高原冻土地段线路维护是世界性难题,因温差造成的冻土消融和膨胀会对线路安全造成影响。在这里,养路工的首要任务是严密监测温度、湿度及其他气象因素变化对冻土路段的影响,随时发现和排除问题。特殊条件下,更要做到零误差,只有铁路安全,我和同事们的心里才踏实。

  从青藏铁路的望昆站到可可西里站是我负责的区域,116公里的距离,一个月至少得检查两遍,每一遍都得靠双脚走下来。一个月下来,报废两双鞋的情况很常见。

  还记得2014年初,青藏线唐古拉地区突降暴雪,青藏铁路个别地段发现积雪上道、线路被掩埋。接到险情报告后,我和同事协调清雪及作业机具,迅速赶赴现场,投入整修工作中。险情排除了,我们终于放下心来,这才发现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衫。

  越是艰苦,越是要创新。14年来,我和同事先后完成高海拔地区线路“小坑”整修、减少冻土路基线路拨道回弹量、进一步提高软轴捣固机的捣固质量等多项成果……一项项创新成果,提高了检查线路设备、处理线路病害的效率,为我们养护天路提供了坚实支撑。

  格拉线见证了我的成长,也历练了我的技术。我知道,它承载着青藏高原各族群众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梦想。闲下来的时候,我最喜欢到路边看火车,因为那一列列远去的列车上,既有我的守护,也有我的远方……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坤媛
相关新闻